铿锵玫瑰“她力量” 绽放女性新风采
——济南大学化学工程系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近日,“齐鲁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在山东广播电视台举行,仪式为“齐鲁最美巾帼奋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和全国巾帼文明岗代表颁奖。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这是全国妇联授予我国优秀女性群体的最高荣誉。
该奖项每年由全国妇联评选。2024年度,全国共表彰了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60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396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600个全国巾帼文明岗。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化学工程系女教师在教育、科研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肯定,而且是对济南大学和化学化工学院整体实力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建设了一支业务水平高、师德师风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团队现有教师31名,其中,中共党员22名,拥有博士学位的29名,教授12名,副教授15名,彭翠娜、齐蕾担任系正、副主任,李平、李倩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女教师人数占总教师人数的64.5%。
“她力量”里有奉献 立德树人守初心
“我们一直秉持‘成才德为先’的理念,时刻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彭翠娜介绍,“在济南大学‘学为人师、行为楷模’的勉励要求下,我们不忘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化学工程系全体教师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尤其是女教师持之以恒抓教学,真心实意促科研。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学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巾帼力量。团队获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同时,团队教师获国家级荣誉8人次、省级荣誉28人次,其中,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泰山学者、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教学名师等。
“她力量”里有拼搏 深耕课改育人才
化学工程系女教师始终秉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职业理想和“勤学求实”的治学作风,她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迪者、行为道德的示范者,更是创新人才的引导者。
在人才培养方面,化学工程系立足本职工作,始终坚持教师本色,把培养为国家和地区发展作出贡献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首要目标。近年来,学生考研率在45%左右,位居全校前列;就业率在96%左右,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创竞赛等,获国家级一等奖20余项、二等奖100余项,省级奖励150余项。
在专业建设方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以及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的专业。同时,团队所依托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深造空间。同时,建设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省部级教改项目9项;出版教材7部,发表教研论文100余篇。
“她力量”里有创新 产教融合领发展
“我们就是要打破国外垄断,让中国的技术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辛颖坚定地说。在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团队教师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工程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实践教学融入科研技术开发,尤其在头孢药物领域,引领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精细化学品研发、环境治理及汽车尾气净化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近年来,团队成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创新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其他省部级奖项22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30多项,省部级、企业科技开发项目68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团队构建了国际领先的头孢、沙坦、培南等药物及中间体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引领产业升级,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0%。孵化高新技术企业8家,支撑金城医药上市,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近10年转化科技成果82项,累计新增产值480亿元、经济效益135亿元。
巾帼绽芳华,奋进新时代。济南大学化学工程系女教师勤奋敬业、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勇于奉献。未来,化学化工学院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济南大学“冲一流、进百强”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我国化学、化工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济大力量”。
受到表彰的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