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探索构建“托育一体化”服务模式
本报讯(通讯员 毛汝敏)近年来,五莲县立足社会对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及3—6岁适龄人口减少的发展趋势,以“公益普惠、优质均衡”为导向,建立“党委政府主推+行业部门指导、监管+幼儿园具体实施”机制,推进教育与“托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被认定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该县将“托育一体化”纳入全县教育发展规划重要内容,明确建设目标、具体举措和实践路径。鼓励幼儿园在满足3—6岁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的基础上,延伸提供托育服务,改造闲余教室开设托班33个,增设托位660个,招收托班幼儿300名。实现“一园多用”,满足家庭对普惠托育的实际需求,化解因生源减少而产生的收不抵支问题,激活幼儿园发展新局面。争取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支持,累计投资1270余万元,建成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17个,覆盖9个乡镇及城区2个社区。招考养育师50名,为婴幼儿及家长提供“一对一”课程指导,促进了3岁以下婴幼儿在认知、语言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五莲县将“托育一体化”纳入民生实事一体规划实施,联合县卫健局等单位常态化做好资质许可认定、机构备案注册、课程体系研发等重点工作,实时解决托育项目实施、资金拨付问题,为托育机构建设保驾护航。以幼儿园为中心,整合邻里中心、博物馆等场馆资源,挖掘各类线上平台和社区活动资源,打造“三公里协同养育圈”,推动教育、卫健、街道、社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幼儿养育。全年面向家长开设普及类、个性需求类幼儿养育课程117节,有2000余人次参与。延长服务时间,寒暑假期间,家长和孩子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入园或不入园。目前,47所公办幼儿园为2659名幼儿提供暑期延时服务6周,11所城区公办幼儿园为2944名幼儿提供寒假延时1周服务。在公办幼儿园,为有需求幼儿提供早餐,家长自愿报名。
此外,该县稳步推进“名园+新园”“名园+农园”等集团化办园模式,建立教育集团4处,为农村婴幼儿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出台装备配置标准,根据婴幼儿身高、体型等特点,科学配置桌椅、玩具等托班设施。专题开展2—3岁托班游戏研究,精细设计托班游戏教育活动,品牌化打造高品质课程,形成“玩出名堂·启智悦心”课程体系,开发省、市精品课程7门。配足配齐托班保教人员,积极对接人社部门和职业院校,“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婴幼儿照护培训培育,指导教师系统掌握一日生活安排、膳食、游戏、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照护技能,为婴幼儿提供科学、适宜的教育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