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科产教融合赋能食品类创新型人才培养 图片新闻 济宁学院:“四个深化”推动电商直播赋能乡村振兴 曲阜师范大学歌尔工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正学善行塑学风 勤勉致知育英才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科产教融合赋能食品类创新型人才培养

□ 孙海新 于佳

3年接收100余名学生实习,联合攻克了“功能性蛤蜊肽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等关键技术……作为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合作伙伴,青岛琛蓝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邹圣灿满意地说:“校企协同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而且为行业储备了创新力量。”校企双方携手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浪潮中,食品类专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探索食品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团队成功构建了 “一线贯通、两融协同、三维联动” 式食品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食品行业持续注入新鲜血液,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教学理念革新:

创新为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院在教学理念上大胆革新,将 “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融入食品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确立了以培养食品领域创新型人才为产出导向、以创新型人才毕业要求为价值引领、以创新型课程为体系支撑、以创新能力评价为考核要点的核心主线,使创新理念“一线贯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院构建了符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食品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科技前沿知识的比重,优化课程教学设计,突破传统教室的束缚,注重理论知识灌输与工程实践锻炼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科产教融合:

携手企业,共筑协同育人新机制

学院深知,要想培养出真正符合行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路径。为此,学院依托在功能性食品、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的优势,与大型食品企业集团联合建立功能性食品现代产业学院,将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有机融合,推动高校师资与企业专家的交流互通。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院开发了一系列专创融合课程,如“食品安全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等。这些课程兼容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学院还开展了课题教学改革,以“食品发酵工程”“食品机械与设备”等核心课程为切入点,融入工程实训中心、企业生产线等工程实践资源,实现教学场景的升级,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工程实践能力。此外,学院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攻克食品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在合作过程中,学院教师能够接触到行业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了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实现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的协同育人目标,为学生打造了全方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学生为本:

课程、平台、师资“三维联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程、平台、师资三要素有机联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增设大量科技前沿内容,强化研究性学习与挑战性任务,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构建“基础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企业生产线” 多级实践平台,覆盖从基础实验技能到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的全维度训练,为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的桥梁。建立基于校企横向合作、成果转化的校企双向挂职与培训体系,提升师资的创新指导能力和联合科研攻关能力。同时,积极引进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带来行业前沿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近年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山东省食品加工与设计大赛、山东省食品安全科普大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参赛率达 100%;考研率与深造率稳居全省前列,多名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或投身龙头企业,成为行业创新骨干,为食品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成果斐然:

专业进阶,彰显示范引领效应

经过多年实践检验,学院的 “一线贯通、两融协同、三维联动”式食品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23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专业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获评山东省一流课程 1 门、育人先进集体 1 个。师资队伍建设成果丰硕,教师获得青岛市教学名师、创新先锋等荣誉称号 10 余项,育人能力显著增强。这一成功模式不仅在本校落地生根,而且辐射省内外多所高校,科产教协同机制被多家企业采纳,为食品类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引领了行业人才培养新风尚。

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食品类专业团队负责人孙海新教授表示,该模式紧密贴合实际需求,开拓了食品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也为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团队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新工科建设贡献高校力量,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谱写新篇章,以创新为核心绘制食品教育的绚丽画卷。

食品专业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开展科创实践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