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高密市:帮助学生画好成长“路线图” 聚力打造农村教育发展的新高地 图片新闻 济南市泺源学校:“融”法以致远 “释”法润童心 诸城市辛兴镇中心学校 “1+X”联动机制构建“链式”党建育人体系 “土洋结合”抓好农村物理实验教学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土洋结合”抓好农村物理实验教学

□ 张教虎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年版)》梳理了包括初中物理在内的16个学科的900多项实验与实践活动。用好《基本目录》对落实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和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的重要方式,是物理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且全力实施的教学内容。但在农村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诸多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鉴于此,教师应进行实验教学的校本化探索,提升学生实验学习的成效。从笔者在滕州市姜屯镇姜屯中学多年的实践看,物理实验教学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策略如下。

一是明晰学情,科学分解细化复杂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使实验设计具有契合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基于面向全体的实验教学,由于学生情况具有差异性,即使简单的实验,对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弱的一部分学生,也需要进行层层细化,从而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完成实验,保持对实验的兴趣;对复杂的实验,更需要通过分解细化操作的方法和过程来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明确实验原理,并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动手体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后寻找定量关系,完成知识的建构。教师在实践中把实验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在关键知识点和操作点设计两种甚至多种有差异的方法和步骤,由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选择,使实验设计更加契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细化后的引导步骤让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实验中,提升实验效果。

二是熟知校情、乡情,使实验设计具有融合度。在初中物理实验设计中,融合校情与乡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如,在教学“探究水的浮力”实验时,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内的墨池边让他们亲身感受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比单纯的课堂演示更直观。考虑乡情特色,充分运用乡土文化价值、农村四季农事、家居生活等为线串联实验主题。如,本地悠久的农耕历史、手工艺中蕴含的物理原理,鲁班工艺中的力学现象,都为实验的校本化实施注入亲和力。对综合性实验,以问题的解决过程为线索,让学生在学校、社区、景区等情境中运用多方面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是精心准备器材,创设具有激励性的实验环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仅仅使用现有的器材不足以引发学生兴趣,也难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时,用精心准备的器材创设激励性实验环境至关重要。如果能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器材的设计和制作,提出有依据的操作思路,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灵活分组,组建能够协作互补的实验团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打破固定的小组,根据实验内容对学生进行灵活分组。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既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又能够做到知识和能力的互补,还能够提高合作交流的团队意识,激发每名学生的活力,使所有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在一次实验中,教师依据学生知识掌握、动手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将理论扎实但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搭配。实验中,前者负责数据记录与原理讲解,后者负责按照步骤操作深度、方向,彼此协作互补,高效完成实验,提升团队协作与知识运用能力。

五是激发思维,引导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实验方案和过程有自己的思考,进而有所创新,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思维能力的核心。因而,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嵌入能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勇敢尝试的问题,有利于拓展实验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逐步形成批判性、创新性思维。

六是包容失误,激励学生在错误中获得知识。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或者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时,出现失误是正常的。这时,教师不应斥责,而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实验要点,分析错误根源,明白每个操作细节背后的物理原理,将错误转化为学习的契机,通过复盘实验步骤,提升实验技能与思维深度。出现错误后,务必激励学生不放弃,记录下异常现象,对比理论,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特别关注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推理,提出验证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最后总结从错误中学到的知识,提升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引导、帮助尤其重要,因此要积极为学生提供知识及方法的支架。

七是科学评价,注重多元评价的落实。在实验教学中,真正实施科学评价、落实多元评价,意义重大。在评价主体方面,要杜绝只有教师评价的现象,让学生参与进来,开展自评、互评。同时,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包括操作技能、实验态度、实验成果、参与程度、团队协作性等。其中,要重点关注学生探究方法、创造性思维等科学素养的内化程度,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最后,要解决物理实验教学校本化实施中的核心要素——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本化实验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知识融合能力。教师要主动参加实验教学培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实验设计和指导能力,提高实验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要积极拓展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将实验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并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拓展性实验探究活动。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