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协同 科创筑梦
——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馆校联合推进科技教育
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秉持“健康个性、自主互助”的育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与淄博市科技馆、临淄区青少年科技馆深度合作,结成“馆校联合育人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在协同育人、科创筑梦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协同定方向,筑牢教育根基。该校与临淄区青少年科技馆、淄博市科技馆多次开展协商共建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教育科技一体发展的观念,将科技教育融入学校办学的“文化血脉”。立足齐文化发祥地的独特优势,学校传承“敢为人先”的校训,弘扬“探索求真”的学风,构建了“自律、自信、自强、自立、自知、自主”的“新六艺”课程体系,每年4月举办“‘一·齐’去创造”劳动科技节,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育人重点,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协同建阵地,打造科创空间。在学校与科技馆的共同努力下,“e·齐”科创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包括“未来学校”、机器人教室、创意制造教室、无人机教室等多个科创空间,总投入达300余万元。2023年,学校依托“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项目”,配备智慧黑板、学生平板等设备,打造数字化教学应用场景,创建智慧校园。作为淄博市科普教育基地,“e·齐”科创中心不仅能满足本校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需求,而且在周末、节假日对社会开放,实现共建共享。
协同强队伍,汇聚指导力量。学校与市科技馆、区科技馆协同建立了一支校内外联合互动的优秀辅导员队伍,由具有丰富大赛经验的教师相礼担任科创中心主任,选拔热爱科技教育的教师,并聘请科技馆专业教师10余人,共同组成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科技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学校还聘请“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索亚敏担任科技教育副校长,特邀山东警察学院教授尉永清担任科技教育顾问,为教师成长提供指导;同时,在教师年度考核中设置科技考核分,激励教师积极参加科技教育活动。
协同搞活动,激发科学兴趣。常态化开展“科技馆进校园”“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做到“六到位”,促使学生在互动、展示、体验中拓宽学习空间,产生科学兴趣。开展“移动球幕影院进校园”活动,通过专业设备还原真实场景,为师生带来科普视觉盛宴。学校还设计“科技蓝”主题研学路线,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开展研学旅行,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协同建社团,推动科创发展。学校依托“e·齐”科创中心成立了机器人、无人机、创意智造等11个社团,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活动,并制定了相关章程和评选办法,确保活动实效。学校以古代“六艺”为基点,构建“新六艺”课程体系,建立“课程超市”,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动手动脑、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协同办比赛,提升教育水平。学校与科技馆加强协作,开展并承办各类科技比赛活动,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信息学奥赛等。通过参赛,学生展示科技成果,汲取经验,提升科技水平。学校还注重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激励更多学生投身科技教育。近年来,学校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教育成果,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并在省级科技辅导员交流活动中介绍典型经验。
科技创新是学校未来改革发展的“关键变量”,馆校协同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大增量”。未来,临淄一中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加强与科技馆的协作,做好阵地、师资、活动、竞赛“四篇文章”,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打造科技教育品牌,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现代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