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普惠谋发展 学有优教谱新篇
莱西市现有幼儿园100所,其中公办园70所、民办园30所。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14%,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0.7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15%。近年来,该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青岛市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致力“幼有优育”,落实普及普惠目标,基本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书写了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莱西答卷”。
坚持全盘谋划,夯实学前教育发展基础
扛牢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坚持每月一督查、每学期一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政策支持,先后研究出台《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等文件,促进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强化学前教育财政保障。严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优先保障学前教育投入,不断完善以公用经费为主、学前综合奖补资金为辅的财政性经费保障机制。
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合理统筹全市幼儿园设置。在人口密集、公办园不足的区域,鼓励公办幼儿园开设分园,“一园一策”推动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工作,有效扩增优质资源;在人口分散、办园条件相对差的区域,按照“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通过合点并园的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深化常规管理改革。严格落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大力倡导精细化管理,着力规范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建立起常态化、制度化监管机制。
深化联盟办园改革。研究制定了《学前教育联盟办园实施意见》,将全市幼儿园全部纳入联盟办园范围,以“精准扩增、培优提质、专业规范、细化服务”为主线,推出了8类联盟办园模式,在管理机制上更加规范统一,在人员流动上更加科学合理。
深化保育教育改革。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等规定,科学安排一日活动,坚持保教并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做到了课程与环境、室内与户外、动与静、集体与自由、游戏与学习的有机结合。
深化课程建设改革。突出加强园本课程教研,在全市范围内精选了48个亲子游戏,汇编成《亲子互动,快乐衔接——家长指导手册》,面向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幼儿,立足身心、社会、生活、学习4个方面准备,为家长提供了有力的家庭教育支持。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活力
健全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实施人员总量控制,落实公办园教师编制标准,将全市21所公办幼儿园纳入机构编制管理,核定幼儿园人员控制总量教师633名。创新实施多元化招聘模式,采取校园选聘、公开招聘等形式,每年补充新教师。
健全教师培训培养机制。邀请全国幼教知名专家宁征成立了“宁征园长工作室”,定期组织开展园本课程系列培训、专题研讨、案例分享、专著导读、开放观摩等活动,不断提高园长及教师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建立了“三级教研网络管理体系”,实现了市、镇、园三级教研培训全覆盖。
健全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贯彻落实《中小学教职工薪酬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依法保障幼儿园在编教师工资待遇。每年投入8400多万元用于落实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2024年,公办园非在编幼儿教师工资已超过公办园在编幼儿教师平均工资的80%。
聚力督导赋能,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
加强督导保障。市政府将教育督导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每年从财政支出10万元作为教育督导经费,用于督学培训及督学补助。充分发挥市政府人民教育督导室职能,根据《山东省教育督导条例》要求,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保教质量等开展经常性的督导指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加强督学培训。聚焦关键指标、考查要点,每年组织市、镇、校三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专项督导培训,重点围绕国家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进行指标解读、难点答疑、问题交流,提高责任督学发现问题、指导改进的工作能力,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助力。
开展专项督导。出台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督导方案》,将全市划分为11个督学责任区、3个责任片区,开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专项督导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发整改单,建立问题台账,实施“一园一案”,督促跟踪问题限期整改。
(作者系莱西市教体局教育督导室负责人、莱西市教体局学前教育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