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有戏”的学习何以推倒“教育围墙”? 挖掘家长资源需树立边界意识 图片新闻 成武县天宫庙镇康集明德小学: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活”起来 让清廉之气浸润校园 青岛科技大学 创新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直播带岗+校企直通”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鄄城县左营镇左南社区小学 开展春季消防应急演练 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中心小学 “校园吉尼斯挑战赛”让学生爱上运动 乳山市怡园中学 以雷锋精神点亮母爱之城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杏坛新语】

挖掘家长资源需树立边界意识

□ 睿初 张学炬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一所幼儿园发放调查表,收集幼儿父母、祖父母的大量信息。相关图片显示,家长需要填写的内容包括工作单位、家庭产业以及可以为班级(或幼儿园)提供哪些教育资源等。该幼儿园相关人士称,调查表确系该园发出,为的是充分挖掘身边的各项教育资源,高质量实施幼儿园课程。

这种现象在各地并不少见。不可否认,中小学、幼儿园由于条件、资源有限,往往需要借助家长资源、社会资源等,“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最大限度地提高育人合力。这是新时期发展高质量教育的一条途径和渠道。但家长资源毕竟是“他资源”,需树立边界意识。

家长资源非公共资源,如果把握不好挖掘的边界,就有侵犯隐私之嫌。因此,与其向家长“讨”资源,不如通过合理的家校共育形式让家长主动提供资源,如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性实践活动,或举办主题讲座等,充分调动起家长提供资源的积极性。但这种挖掘资源的方式或多或少都带有以私充公的性质。学校真正需要深入挖掘的应是家庭教育资源,即引导家长积极盘活家庭教育资源,为育儿做好助力,画出合作育人的最大“同心圆”。

无论以何种形式挖掘整合资源,学校都应在允许的框架范围内进行,并与家长做好必要的沟通。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规。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应当贯穿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这既是学校行稳致远的需要,也是给学生以正确引领的需要。其次,要恪守家校合作的边界,维护好家长的合法权益。在共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真正贯彻好民主集中制,多听取家长的意见。

总之,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但若缺乏清晰的边界意识,就可能导致角色混乱、责任模糊甚至教育公平受损。当然,边界的本质不是割裂,而是为了更可持续地合作。唯有在互相尊重、守护公平的前提下挖掘家长资源,才能真正实现1+12”的教育协同效应。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