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有戏”的学习何以推倒“教育围墙”? 挖掘家长资源需树立边界意识 图片新闻 成武县天宫庙镇康集明德小学: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活”起来 让清廉之气浸润校园 青岛科技大学 创新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直播带岗+校企直通”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鄄城县左营镇左南社区小学 开展春季消防应急演练 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中心小学 “校园吉尼斯挑战赛”让学生爱上运动 乳山市怡园中学 以雷锋精神点亮母爱之城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成武县天宫庙镇康集明德小学: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活”起来

本报讯 近日,在成武县天宫庙镇康集明德小学的校园里,一大片海棠树竞相绽放,粉嫩的花朵如云似霞。海棠树下,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身着汉服,弹奏古筝,勾、扫、轮、拨,经典曲目《声声慢》流淌而出。在海棠树下,悠扬的琴声与花香交织在一起,学生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夏日画卷。

该校将美育课程贯穿平常授课中,开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育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融入学生校园生活,实现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更具个性、更多选择的成长环境,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全面、充分发展,从而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学生需求、学校追求的理想之路。

课堂上,教师从基础乐理知识入手,通过讲解音符、节拍等要素,帮助学生提高识谱能力,开启音乐世界大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生在反复练习中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思考、实践,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我们选择在海棠树下进行古筝教学,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场景教学,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海棠花的柔美与古筝音乐的悠扬相得益彰。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体验在学生心中种下热爱自然、尊重传统的种子。”五年级教师李佳说。

“在海棠树下学古筝,我感觉特别奇妙。每当风吹过的时候,花瓣轻轻飘落,古筝的声音似乎也更加清脆悦耳了。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音乐与自然、生活是那么贴近。现在,我更加喜欢古筝,也更加热爱大自然了。”学生申清荷说。(李行)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