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思政+”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打造“阳光大课间”,让校园活力满满 图片新闻 让校园里弥漫书香 食品快检让幼儿吃上“放心菜” 以德廉文化建设打造“清廉枣职”品牌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学生宿舍有了“心灵避风港” 开展“国家安全日”主题教育活动 德州市实验小学春晖校区  首届“开耕节”拉开帷幕 菏泽市万福实验学校  在春日梨园探索学习新范式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寿光市文家中心小学

“思政+”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 刘云龙

寿光市文家中心小学位于城乡接合部,靠近江北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达35.7%。近年来,为响应寿光市委教育工委的号召,让随迁子女享受到优质均衡教育,该校党支部秉承“立文尚德”办学理念,不断优化“思政+”工作模式,以强硬“内核”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思政+教学”,开辟立德树人“责任田”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每处遗址都饱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件遗物都闪耀着一颗赤诚的初心……”近日,获得潍坊市首届学科育人示范标兵称号的教师张晓丽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解读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创作背景,引发了学生的共鸣。

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领头雁”作用,将思政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富有鲜明思政教育特色的“思政+教学”育人模式。以思政备课组组长为核心,定期组织教师集中研讨“思政教育备课”,明确将思政课学习纳入备课环节,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思想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推动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党员示范岗评选为抓手,以党员教师为龙头,聚焦思政课堂教学,推出党员教师思政优质示范课,开展党员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带一”结对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思政+教师”,打造身正为范“先锋岗”

“上个月开展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先锋有6人,师德师风先锋有4人,思政育人先锋有8人。”在学校周例会上,副校长王芳掷地有声地宣读上个月“教师先锋岗”名单。

在“青蓝结对”基础上,学校开展理论学习先锋、师德师风先锋、思政育人先锋“三个先锋”评比活动。以党员教师为核心,依托思政教师,每名党员教师认领包靠1—2名群众教师,以包靠双方共同入围学校“教师先锋岗”的次数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实施青年党员、青年教师“双培养”工程,为每个“双培养”对象指定至少一名党员或思政教师培养人,形成“业务骨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员个个争做业务骨干”的良好“双培养”氛围。

“思政+惠民”,打造利民便民“服务站”

“我和孩子的爸爸经常加班,很难准时接孩子放学,幸亏学校有延时服务!这真的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孩子在活动中既开阔了视野,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常女士这番话代表了很多家长的心声,也是学校实施课后延时服务的一个缩影。

学校党支部聚焦“教育惠民”,设立思政教师服务岗,每周定时、定点接受家长咨询,解答家长的“急难愁盼”问题。还提出“人人都是惠民服务员”口号。上放学时段,校领导在惠民咨询台值守。建立班级微信群和校级微信群,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主动上门进行处理。2024年2至8月,学校在校园北门规划家长停车位120个,为2000名学生全部定做“暖心坐垫”,实行营养午餐“提质行动”,建设高标准“家长接送区”,受到社区居民、家长的广泛好评。

“下一步,学校将不断深化‘思政+’育人模式,让思政教师在不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和传帮带作用,把思政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全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万涛说。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