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探索“班·墨学院”职教出海的新路径
本报讯(通讯员 魏茜)日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16名越南来华留学生顺利结业,他们将为海外中资企业人才本土化提供新鲜血液。
近年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与中资企业、越南李太祖大专等高校打造了“1+1+N”“企—校—校”合作范式。这一模式紧密贴合中资企业海外发展的人力需求,实现了三方深度耦合。学校组建了联合调研团,深入企业了解“行情”、深入高校掌握“学情”,开发精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让越南留学生所学内容紧密贴合企业生产实际,确保毕业后迅速上岗。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坚持以“为中资企业培养本地化员工”为目标,注重留学生中文培养和专业技能精练。通过“上下双线、内外双联”教学模式,打造沉浸式语言环境,首批16名学生结业时汉语水平显著提升。在技能培养上,打造了1:1:1还原企业生产场景的实训基地,“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精密设备操作等技能,首期培养满意率高达100%,为中资企业培养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地化高技能人才。
学校注重在当地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与越南李太祖大专共建“班·墨学院”,不仅在越南开展基础中文和职业教育,而且让学生到中国留学提升能力。此外,校企联合开发的职业教育标准和教学资源在越南8所高校推广应用,切实提升了当地职业教育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该校构建了“双线双联”语言教学、“理实一体”技能培养、“共生共长”文化交流的立体化机制,从人才培养到文化互鉴形成闭环。同时,学校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项目,从最初的技能培训到如今的学历教育、标准输出,从首批16名学生到累计培训本土员工500余名,以“中文+职业技能”为切入点,紧扣中越两国产业需求与教育实际,为职业教育“随企出海”蹚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录入: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