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生命在润泽中绽放 放手,从一粒西瓜籽开始  把教育生活写成一首歌 图片新闻 为“星星”照亮回家路

第5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5
【师爱阳光】

为“星星”照亮回家路

□ 张后莲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仁爱之心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在近30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爱我的每名学生。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有一段与一位特殊儿童交往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仁爱的力量。

一年级上学期开学两个月时,我接到学校通知,我班要转来一名新学生。这名学生叫小坤,是个9岁的男生,从一所私立学校转来。9岁的孩子却来上一年级?我的头脑中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

周一一大早,小坤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学校。他有着高高的个子,虎头虎脑的,眼睛大大的,样子很可爱。课堂上,我发现小坤的课桌上很干净,他没有做任何上课准备。在我讲课时,他时而呆呆发愣,时而动动坐在前面的同学的椅子,偶尔会发出一些声音,对课堂秩序造成不小的影响。

小坤的表现让我感到十分棘手,我只能向其家长了解情况。我得知,小坤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伴随着阿斯伯格综合征。我随即上网去学习相关知识,得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且冲动;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具有社交障碍、语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表现。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家长应与其多多交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小坤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在学习方面,小坤无法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更无法像其他学生一样融入课堂。当教师讲课的声音稍微大一些时,他就突然双手捂住耳朵,尖叫着跑出教室。在课堂上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他就会突然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一边讲述一边手舞足蹈。由于思维重复、固定且刻板,他对一些问题不能活学活用。

在社交方面,小坤在和同学交流上存在一定困难。有时,小坤很想跟同学玩,但又不知道怎样同他们交流。其他同学对他有些疏远、恐惧。被冷落的小坤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上课铃响了也不回教室。

在情绪方面,小坤在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总是反应过度、情绪变化强烈,有时甚至会对同学大打出手。

面对以上情况,作为班主任,我只能用心去理解、接纳他,从零开始教导他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如何社交。

为了帮助小坤更好地学习,我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在语文课上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小步骤,让他逐步去完成。这样可以避免让他压力过大。虽然他的进步不如其他学生明显,但每当他学会读一个新词语或完成一个小任务时,我都会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考虑到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特质,我充分利用小坤的特殊兴趣,结合视觉、听觉和触觉多种方式教学。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坤对唱歌、做手工非常感兴趣。在音乐、美术课上,我给他更多的表现机会,将其兴趣融入教学,提升他的学习兴趣。

对小坤的种种表现,我尝试用更温和的方式与他互动,通过手势、简单的语言与他沟通。每当他完成一个小任务时,我都会微笑着给他一个鼓励、点赞的手势,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

为了让班里的其他学生理解小坤,我特意在班里召开了主题为“差异与包容”的班会,目的是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用友善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个人。渐渐地,班里的学生开始主动和小坤打招呼,甚至在他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小坤的父母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但也常常感到无助。我与他们保持密切沟通,分享小坤在学校里的进步,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议。我们还一起制订了家校合作计划,确保小坤在学校和家庭中能得到一致的支持。

经过一年的努力,小坤逐渐融入了班级生活。他不再频繁地跑出教室,听到上课铃声后也知道赶紧回教室了。后来,他能和其他学生一起参与课外活动了。小坤的家长说,孩子已经适应了这所学校,融入了班集体。虽然他的进步看似微小,但对我来说,这是仁爱之心的最好回报。

小坤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用仁爱之心去滋养每个孩子的心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特点,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耐心、理解和包容去陪伴他们。仁爱之心不仅能改变一个孩子,而且能让整个班级充满温暖与和谐。

(作者单位系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中心小学)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