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日照托育一体化建设的温情实践 日照高新区 打造学前托育一体化“善育新样板” 日照市岚山区 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全面升级 为托班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成长环境  “三个支架”促托幼教师深度融合和专业发展  以爱之名 共育成长 以“托”解困 以“育”提质

第7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7

日照市岚山区 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全面升级

□ 柴雷雷

为满足社会需求,日照市岚山区顺势而为,在全省首创镇村一体化办园模式,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将托育服务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法治思维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全面升级。29所公办幼儿园利用富余学位开设托班,占比54.72%,千人口托位数5.8个。2024年,获评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首先,以经费保障“强基”。2024年,全区学前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为7230万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6.64%。落实幼儿园开办托班资金补助和生均公用经费,幼儿园开办托班一次性给予每个班级2万元补助,截至目前,共拨付资金308万元。落实托班二孩、三孩补助政策,按照二孩每月300元、三孩每月6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2023年以来,发放育儿补贴211万元,并对创建市级示范标准的托育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这些量身定制、精准到位的为民举措,解决了群众“托不起”“入托难”“不放心”等问题,用真心真情为婴幼儿家庭提供了更可靠、更优质的托育保障。通过补幼儿园、补生均、补家庭、奖机构构建“三补一奖”的政策体系,为托育服务提供财力支持,快速提升托育整体水平。

其次,以资源保障“扩面”。对规划新建幼儿园适度增加用地规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托班,将托班数按照一定比例纳入幼儿园设计规划配套建设中,设立符合托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专用活动室和设施设备。鼓励现有幼儿园充分挖潜增设托班,2023年以来,规划建设的幼儿园全部按照6个幼儿班级配建1个托班的标准建设。通过三大举措形成可复制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样本,即通过“延伸办托”盘活资源,全区52所幼儿园中29所已延伸开设托班,累计提供2200个托位;构建“灵活服务”创新机制,采用混龄办班与半日托、小时托等弹性供给方式,精准对接家庭差异化需求;深化“社区协同”规划要求,联合街道打造嵌入式托育点,形成15分钟服务圈,使社区托育设施深度融入公共服务网络。充分挖掘资源扩大托班数量,为“小小孩”创设温馨舒适的运动、游戏、生活等空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提升托育服务内涵水平,发展山东省托育服务协会会员1个和市级普惠托育服务示范机构5个,一次性通过率100%

再次,以民生保障“暖心”。首先在“吃得好、睡得好、成长得好”上下功夫。岚山城区幼儿园推行健康儿童提升计划,在全市率先提供“两餐两点”服务,服务幼儿4600余名,覆盖率达100%。推行“三个暖心”服务,解除“三个后顾之忧”:推行“两餐两点”,建立早餐弹性供餐机制,让随时到园的幼儿都能吃上热乎饭,解除了上班早的家长的后顾之忧;推行“延时服务”,确保幼儿始终得到专业看护,解除了下班晚的家长的后顾之忧;推行“科学照料”,保障高质量的托育服务,解除了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同时,在精细管理、优质服务、内涵建设上做文章。践行“三精”工作法(精细化管理、精致化设计、精准化指导),加强托育精细化管理,让托育服务更有“精气神”。

最后,以师资保障“固本”。抓好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师幼比例配足配齐托班专任教师和保育员,“双证”上岗率、岗前培训合格率实现100%;同时,强化权益保障,将公办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同工同酬”法律规定,让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聚力抓好沉浸式托育教研活动,引领托育教研不断向实处做、向深处走,建立区级、片区、镇级、园级四级教研网络,发挥片区联盟教研机制作用,构建学习研训共同体,举行托班工作经验分享会、精品案例研究等活动200场次,营造“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能量传递氛围,形成教师共同成长的良好效应。

(作者系日照市岚山区教体局副局长)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