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育 用水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田 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 图片新闻 “简单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学生溺水事故谁之责?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德育创新

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育

□ 章丘一中 黄延峰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高中政治教学在帮助高中生内化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健全人格、辨识社会现实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看到,高中政治教学的延伸性是比较广阔的,其在培育高中生人文精神、拓展高中生的思维疆域与自省能力上同样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但现在高中政治教学还未充分认识到此层次的功能,在实际教学中也未注重实施,需要从多个层面上予以改进。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注重人文精神渗透

高中政治课堂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模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必须要因时代变迁和学生意愿进行变革。一方面,教师需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合理科学地穿插一些配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在政治教学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既能学习政治基础知识,又使自身人文精神得到有效培养。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以及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进一步使教育的情感性得到有效强化,从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丰富,高尚的人格形象得到有效塑造。

教师切实以身作则

加强人文素养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高中生尚未成年,对教师仍有较强的依赖、模仿、追随心理。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以身作则,在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上下功夫。教师只有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一碗水”,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文精神榜样,从而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每一位学生。

提高学生体悟能力

提升人文素养涵养

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时,需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与体验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让学生不断进行感悟与体验。因此,需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中能够自觉领会到人文精神存在的意义与作用,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文化塑造人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化元素,再为学生讲述这些文化元素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文精神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整合多元教育资源

拓展人文素养空间

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学会有效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逐步扩展政治教学空间,进而构建立体式政治教学体系。教师可以根据实践要求与学生的现实情况来组织人文知识竞赛、朗诵会等活动,从而丰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教学途径,使政治教学体系在人文精神的教育空间上不断得以拓展。例如:教师在讲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政治生活”一课时,可以组织一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辩论会,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与现实唇枪舌剑的激辩深刻了解我国公民政治文化的相关知识及自身所要承担的责任。

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保障人文素养质量

要保障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还要注重创新政治教学评价体系,以内外部结合、动静结合的评价与监督方式进行科学的衡量。教师的评价方式应趋于多元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评价需要凸显全面性。首先是学生评价,学生在实际政治教学中是作为学习主体而存在的,因此在政治教学评价中也应该成为评价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教学评价,能够提高主体意识,进而激发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更深的人文精神感悟。其次是教师评价,教师在具体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体现系统性与完整性,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更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使评价体系更加合理与科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