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
特色应根植于学生
特色学校,贵在“名”和“明”,因特色而“出名”,因“明明白白”去“量体裁衣”而出特色,绝对不能复制照搬、投机取巧;否则,就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的泥淖之中。特色应根植于学生。在特色学校创建的道路上,我们应对学校及地域环境进行科学分析,应对学校及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准确定位。
关于“特色学校”的概念,“全面发展+特长=特色”这个认识危害了我们多年。无论学校前加什么定语,业绩终将体现在、服务于学生发展上,从而促使学生的优势更“优”、特长更“特”。以往,很多地方大张旗鼓地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说到底就是“为学校特色而特色”,费力劳神,强化某项技能训练,推出一个仅有少数学生参与的拳头项目,以博取“书法特色学校”、“信息技术特色学校”之类的招牌。这有点哗众取宠、舞台作秀的味道。如此一来,结局可想而知:学校往往搞“一刀切”、“齐步走”;只有少数学生“人岗相适”参与其中,多数学生充其量是“参加”其中,他们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自然被抹杀掉了。
每年春节,我都到花市买杜鹃花。我发现,人们都喜欢挑选一秆多色的那一类。同理,我们在特色选点布景时,也应该条分缕析,根据学生需求开发不同的微课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心性和特长全然绽放,促进校园文化百花齐放、满园春色,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由此推论,我们便可以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理性思维下,本着“纵向‘继承+创新’、横向‘普遍+特殊’”、“务学生之实”的原则,催生出“习惯养成教育”、“精细化管理”之类的“宏观特色”或“书法教学”、“棋类游戏”之类的“微观特色”。
无论宏观特色还是微观特色都在“浇学生之根”、“养学生之心”上下功夫,并且激发兴趣、鼓舞精神、厚植自信、拓展思维,从而促进每个生命个体在自己人生轨迹上实现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各种特色发展中,如果智育只限于知识,美育只限于技艺,德育只限于规范,那么就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学校特色不应“围着学校转”,而应“跟着学生走”。从学生角度来讲,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特色体现在为不同个体提供最好的成长跑道。从学校层面来说,当各方面工作都做到完美、精致的程度以后,没有特色恰恰是最大特色,每个特色都为校园优雅品质“锦上添花”。因此,我们必须有“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态度和决心,切实做到务实、固本、清源,从而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