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课程引发的“杠杆效应”
——臧秀霞与她的“用课程改革推动学校发展”实验
走在校园里,特别是每当面对学生们时,身为校长的臧秀霞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兴奋。
当她巡视课堂,走进一年级(3)班的教室时,恰逢韩雪洁老师向学生们宣布下课休息。她满以为学生们会很高兴地跑出教室玩,没想到一名学生跑到她面前说:“校长,我们为什么要下课呀?”“下课多好啊,你们可以尽情地在广场上玩啊。”她故意逗这名学生。“可是,我们不愿意下课玩,我们愿意上课玩。”学生的话令她感到“似乎有一种别样的幸福在心头荡漾开来”。她说:“这不就是我多年来一直寻找的学生们应该有的一种状态吗?”
其实,拥有这种状态的,不仅仅是这名学生,几乎每一名学生都对学校、对课堂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
这样的喜欢,多少有些出乎臧秀霞的意料。“虽然我当初相信课程改革会带来变化,但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她说,“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方式变了,课堂‘活’起来了,而且教师们也变了,家长们也变了。”
她所说的课程改革就是自2014年开始的UBD课程(一种逆向设计和概念驱动下的理解力培养与学科统合课程)实验。这一课程如同一根杠杆,撬动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撬动了她任职的这所学校——潍坊市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的快速发展。
改变的支点在哪里?
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理想的课程。这就意味着对学校的改造无论如何绕不开“课程改造”。
——臧秀霞
4年前,因工作需要,臧秀霞被上级安排到钢城现代学校这所新组建的学校工作。
钢城现代学校坐落在潍坊市高新区,名字颇有现代气息,校园和硬件设施也很现代、漂亮,但这是一所处于乡野之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面对这所由3所农村学校合并、生源流失现象突出、各方面起点都不高的学校,臧秀霞自然有着不小的压力。
怎么做?从哪里做起?有着教研员研究经历的臧秀霞在深入思考后,决定从课程入手,通过课程体系的重构,引发教育教学的新变革。于是,查找各种相关教育资料,学习国内国际先进经验,实地考察优质学校,邀请专家进行论证……那段时间里,臧秀霞成了一个“课程迷”。
与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副院长刘伟的“相遇”和持续、深度的交流与研究,让臧秀霞感到前方一下子亮了起来。其时的刘伟也很想为自己两三年来对课程的深度思考与课程创新设计找一块“试验田”,使其落地生根。
于是,UBD课程破土发芽。臧秀霞也就为学校的改变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支点。
这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是课程专家、校长和一线教师在对国际文凭组织(IBO)的《小学项目课程框架(PYP)》进行追根溯源,以及对《概念过程教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两年多的实验形成一套逆向设计的课程框架,然后在这一框架指引下生成的前沿课程。
与以往课程不同的是,这一课程打破学科边界,围绕“我与自然”、“我与他人社会”、“我与自己”、“我与文化”四个超学科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其突出的优势在于,课程更关注儿童立场,基于学生真实生活与现有经验设置学习主题,通过探索发现、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参与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实现对学生思辨、探究、表达诸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是这一课程的显著特征。”一说起UBD课程,臧秀霞就忍不住地兴奋,“这一课程重视学生的直观体验——将学生从自然的观察或经验所学习到的感觉和印象,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观念而能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它从本质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因为,说到底,教育就是教人去思维。正如美国教育家克罗威尔所说的那样: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而思维方式的改变、思维能力的形成,首先应该从引导学生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开始。”
有了方向感,有了突破的路径,行动也随之顺利展开。培训师资,学习课程理念,设计课程实施模式,让教师摆脱旧有的教育思维惯性,建设新的学习型社区;沟通家长,召开动员会,让家长了解UBD课程目标,达成一致的教育共识;配备资源,改变课桌的形状与排列方式,购置与课程配套的各种教学器材,让学生拥有开放、合作的学习环境,一环扣一环的准备工作不断推进。“那时,我们每天虽然要做好多事情,但不觉得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期待和希望在涌动。”臧秀霞说。
有了UBD课程这根杠杆的撬动,这所农村学校一天天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教师在改变,家长在改变。更让人欣喜的是,这些原本在起点上并无优势的学生渐渐地充满了不一样的灵气,对学校越来越喜欢,课堂上的状态和表现时不时地给教师以惊喜甚至是意外……
教师,在改变中收获满足与快乐
教师改变课程,课程也能改变教师。
——臧秀霞
这是一种逆向设计的课程,理解力培养成为课程重要目标,概念驱动成为重要教学途径。这样的课程模式就意味着彻底打破了原来的课程内容设计方式和课程学习方式。教师在评价目标的引导下,把对概念的基本理解与基本问题作为线索,然后搜集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以概念驱动为本,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用活动促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这样的改变无疑意味着教师的改变——一种先于学生的改变。
“在原来的教学中,知识往往就是材料的堆积,如认识多少字、背诵多少古诗等;现在则不一样了,知识是借助于教与学的方式,对观察、接触、收集到的材料形成理解。原来,教学目标是用固定的教材内容设定;现在的课程则是逆向设计,目标是基于教育目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来设定。原来是先设计活动流程,再设计评价标准;现在是先设计评价标准,再设计活动及流程。原来是教教材,现在是把教材当作最主要的学习材料……”臧秀霞理解教师们改变的艰难,因为要让教师的教学转向关注概念教学,让学生最终形成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开始,习惯了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的教师,看到学生没有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路径学习,就急着去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慢慢地,他们开始反思,开始一步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去观察学生、引导学生。于是,他们开始理解“孩子的天性是玩耍”,开始懂得了“犯错是成长”,开始学会耐心引导学生“你猜一猜”、“你自己想一想”。
应对挑战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创新的过程。
挑战,从学期一开始的第一个跨学科主题“我们身处什么时空——认识校园”就开始了。“我从前教一年级,一开学就先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规定他们应该怎么做,比如上课时把手放平、腰挺直等系列纪律规范。”年级主任董龙龙说,“而现在不行了,UBD课程理念首先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视角重新审视。”于是,学校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教室里有什么,它们是做什么用的?与国旗有关的知识有哪些?一系列与学习主题相关的问题,成为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校园探究的要素。当学生真正离开教室,在观察、发现、动手中与校园零距离接触,他们的收获着实让老师始料不及:在数一数学校的教室与楼房有多少的过程中,认识了数字1~20;在观察中认识了物体的形状、分类及相关汉字;通过测量、绘画,了解了国旗的知识;在短短的时间内,学唱表演了四首与主题相关的歌曲;画校园、教室的样子,创作出想象画……学生们获得了远远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不仅仅是这些。在反复与校园“拥抱”后,学生们不但在知识、情感、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快乐的“玩耍”中爱上了校园。同样的时间节点,不同的课程设计,学生的收获大相径庭。
改变,一点一点地体现在学生们的课堂上。
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教师用大量的学具和活动代替了原来的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摆卡片、摆小棒、拨计数器,让每一名学生都经历观察、思考的过程。
在讲数学一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这一课时,教师没有简单地根据教材设计进行统计内容教学,而是先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搜集原始数据,然后将全班学生分组(2人一组),一人读数据,一人记录,然后再分析资料。这样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其中。从数据的收集到最后统计出结果的过程中,学生们真正对统计有了切实的理解。
从重结果到重思维过程,从着眼于教材到着眼于学生,从创设情境到从生活中取材,随着课程的改造,教师们也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经历了从“破”到“立”的蜕变,教师们感慨万端:“刚开始,因为我缺少经验,也没有成功的案例指引,一切都是在摸索中,常常不知道该带着学生做什么。”“以学习主题组织教学的形式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不分学科、不按教材授课,课时长短没有限制。我们尽管接受了足够的培训,但在组织实施的那一刻还是有些拿不准。”“我还有一种焦虑,就是模糊了自身角色,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学科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多学科的知识。”
教师们的这些成长和进步是臧秀霞希望看到的。她说:“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教师都要对一天的教学进行梳理,盘点有哪些亮点、哪些失误,以便设计和改进后续的教学。刚开始,一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们就会向我求助。现在好了,他们学会了自己想办法,在思考中想出很多好点子。”
课程也能改变家长
学校课程的改革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尽快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臧秀霞
这是一次普普通通的课程学习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但这样的展示对钢城现代学校的学生家长们来说,因为孩子们“抢眼”的表现而变得意义非凡:教室里,一年级所有的学生都得意地向家长展示自己的收获。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思维的逻辑性、出色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让家长们欣慰不已。不少家长感叹道:“孩子的变化太大了!”
看到家长因为孩子的表现而高兴和自豪,臧秀霞也感到高兴甚至得意:“课程的力量太大了!它能改变家长啊!”
因为她知道,现在的这些家长“同盟军”,当初可大都是UBD课程的“质疑者”。
臧秀霞曾就学生家长的学历做过专门的统计,汇总的结果出乎她的预料:90.8%的家长为小学或初中毕业,所有家长中仅有两名有大学学历。她清楚,这样的家长群体状况注定了学校与家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经历很多的磨合。
临开学之前的第一次家长会上,学校就进行了家长动员,向所有家长介绍将要实施的UBD课程。当时,家长们听后反响还比较好。但是,开学后3天,就有家长着急了,发微信询问:“为什么孩子的课本还没有开始用,都是崭新的?是不是学校没教给孩子知识啊?”针对家长的疑惑,教师们马上进行了解释,并开始将学生们的在校生活拍下来发到微信群里,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活动情况。看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和进步,家长们慢慢地不再着急、担心了。随后,教师们就充分利用微信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并及时与家长们沟通,消除了很多家长的困惑与焦虑。在开展第二探究单元中的“秋天的果实”活动时,教师们把学生学习的过程拍成照片并发到微信群里。家长们看到孩子借助果实进行说话训练、分类、学立体图形等活动,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言:“看孩子们‘玩’得开心,我们心里很踏实。”“孩子们的学习方式跟我们以前的学习方式完全不一样。现在的孩子真幸福!”
在每个探究单元结束后,学校都以汇报展演的形式召开家长会,让家长看到孩子发生的变化。几个探究单元的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下来,家长们真正感受到了UBD课程的魅力,成为课程改革的支持者。例如,在进行“全家福”探究活动时,家长们及时召集家人,提供全家福照片;在开展“家风家规”活动时,全家人又凑在一起,提炼制定家风家规。学生马旭阳的妈妈深有感触地说:“坚持下来的‘亲子共读’不仅让孩子收获很多,也倒逼了我的成长。作为家长,我们没有理由不与学校一同努力。”
重建学生学习生活
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应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上。
——臧秀霞
“今天的活动是用Y图描述春节的习俗,主题是‘在春节这个节日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们的表现真是太令我意外了!他们竟然回忆起了几乎所有的春节习俗:拜年、包水饺、贴对联、分压岁钱、放鞭炮、穿新衣、挂灯笼,等等。最令我感动的是学生们对过春节的感受:‘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和家人在一起很开心、很温暖、很幸福。’……”在韩彩老师的眼里,课程在学生们身上引发的变化太大了。
UBD课程教学从设计具有强目标感的驱动性问题开始,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内容的展开和学习方式的选择,让学生经历知识理解的过程和思维方法形成的过程,以个性表达的形式呈现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深度思考,形成审辩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有了这样的驱动力,学生们的学校也就变了。
“原来‘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现在‘学校是学习型社区’;原来的学习地点是教室,现在则是学校内外任何地方;原来是每节课固定时间为40分钟或30分钟,现在是由教师根据内容确定上课时间,实行长短课……”臧秀霞如数家珍般地总结着UBD课程带给学生们的看得见的变化。
其实,更多的变化、更重要的变化是在看得见的那些东西的背后。
UBD课程统合了各个学科的知识,也统合了各种学习方式,还统合了多种能力与素养的培养。
——在讲授《观察秋天的校园》时,教师带领学生用3个课时的时间就完成了体育(逛校园、队列行进)、语文(观察、说话、认识词语)、数学(认识方位、位置、数数)、科学(秋天的变化)、美术(观察校园、画校园)五科的教学,避免了知识的重叠、教学时间的浪费。而按照原来的课程模式,这么多学科内容的学习任务至少需要六七个课时才能完成。
——在“共享地球——走进果园”活动中,学生接触到了语文、数学、美术等方面的知识。他们认识了与果实相关的词语,并练习语言表达;利用果实学习了数数、分类、立体图形等数学知识;通过画果园,学习了美术中的色彩搭配等知识。
——在“认识国旗”活动中,教师把数学课中的平面图形、测量等知识,语文课中的与国旗相关的词语和课文,音乐课中的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美术课中的五角星的画法、国旗的制作方法,体育课中的队列练习,以及各国的国旗等知识都融合进来。学生在说、画、唱、做的过程中对我国国旗有了完整的了解。
“从课程实施效果来看,学生们最大的变化首先就是他们的精神状态是主动的、活泼的。在课堂上探究和学习时,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学习是非常快乐的。”臧秀霞说,“在学生看来,这些学习并不是‘学习’,而是‘玩耍’。”
课程的重建促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建,这样的结果也让臧秀霞对如何建设理想的学校有了更深的理解。她说,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一所理想学校的建设不但有了正确目标,而且已经成功开辟了通向目标的道路。
(本版照片由潍坊市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提供)
臧秀霞喜欢走到学生们中间,近距离观察学生们的学习。
学生学习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成为一种重要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