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农村学生感受音体美的快乐
——德州市立足实际破解农村学生艺体美教育困境纪实
多年来,音体美教师紧缺、知识结构老化等现状成为制约农村学生艺体美素养整体偏低、影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为破解这一困境,德州市各县(市、区)不等不靠,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开挖教师专业潜能、与社会力量联办、丰富大课间内容、充分利用场地等做法,破解音体美教育存在的师资缺乏、场地不足、资金投入少等难题。
一本教材
带“活”体育课程
“以前就怕上体育课,教材倒是研究了不少,但因为岁数大、不专业,很多示范动作做不了,自己累不说,学生也不愿上。现在好了,有了这本小册子,学生愿意学,我也教得轻松。”说这话的是庆云县庆云镇厦华小学54岁的兼职体育教师于向恒。而他口中的小册子是一本不到50页的《趣味体育教材》。这本书总共选登了50个趣味体育项目,其中有记者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滚铁圈”、“跳房子”等。每个项目都有活动目的、活动方法、教学建议,还配有插图,让人一目了然。
“仅仅改善办学条件、依靠外力的帮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音体美师资落后的状况。只有激发学校内在动力,挖掘自身潜力,突破发展瓶颈,才能真正提高办学水平,实现音体美教育长远发展。”庆云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为解决教师资源不足难题,该县教育局编写了这本适合体育兼职教师使用的体育教学参考教材。这本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既传承和保留了农村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又弥补了农村学校体育师资缺乏、专业水平偏低的不足,确保学校体育课开全上足。
民间艺人
弥补师资短缺
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悠扬动听的竖笛演奏、活灵活现的剪纸课、韵律十足的健美操、充满活力的软式排球……在夏津县东湖区各中小学校,这些传统的具有观赏性、技巧性的体育艺术项目走进了课堂,让学生们“唱起来、笑起来、跳起来”,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设施短缺、师资匮乏是制约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而解决这两个问题均需大量投入,单靠教育部门和学校难以做到。为此,夏津县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艺体教师队伍建设,深化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要求学校与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找到了一条农村艺术教育的出路。该县教育局建立了社会艺术人才资源库,根据课程需要、活动安排,有针对性地聘请170名民间艺人、待业大学生、退休教师担任学校艺体教师,既教学生,又带教师,使学校艺术教育一下子活跃起来。除此之外,夏津县教育局还通过艺体教师“走教”、聘任代课教师等形式解决特色课程师资短缺问题。
“走课”教学
让师资得到充分利用
一名教师同时在两所学校任教,这在过去是闻所未闻的事,而今在陵城区却成为现实。“实行‘走课制’能较好地破解农村学校师资短缺难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师更是短缺,有的学校虽然有特长教师,但也是一名教师兼顾多个年级的课程,给教师增加了负担。如何充分利用乡村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乡村教育整体发展?教师“走课制”应运而生。
为避免“走课”教师疏于管控,陵城区组织城区音、体、美专业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保证农村学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制定了“走课”教师综合评价办法,各教学区分别成立“走课”教师评价小组,实行跟踪听课、双向考勤、双向管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