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文化符号
清明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除了祭祖扫墓、追思先人外,也是春游踏青、与大自然握手言欢的节日,可以尽情享受春天带给我们的生机与明媚。此外,清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和冬至是跨界的异数,身兼二职,既是节日也是节气。
清明的民间习俗以祭祖为主调。清明这一天,人们通常带上全家老小祭祀祖宗先人,除此之外,也可以踏青、春游、放风筝、荡秋千、踢蹴鞠、插柳等,花样繁多。
清明节最早出现在汉代刘安编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秦汉时期虽然有了清明节一说,但尚不属国家法定假日,大约更偏重于节气的划分。到了唐代,清明节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祭祖扫墓”被正式编入“五礼”之一。所谓“五礼”,即吉礼、丧礼、军礼、宾礼、嘉礼。清明节属于吉礼,施祭祀之事,连同寒食节一起,放假七天,称得上首个“黄金周”。到了宋代,清明节仍然延续唐代的放假习俗。清明长假,人们祭祖扫墓,春游踏青。人们一边恭敬地祭祀祖先,悼念亲人;一边和朋友踏青游玩儿,欢声笑语不断。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节日,祭祀游玩两不误。在我看来,这时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缅怀,是一种追忆,而不是悲伤,不是难过。亲近自然则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身心的愉悦。
清明节到宋代已至鼎盛,其热闹程度不亚于元宵节。宋人吴惟信曾写过:“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春光明媚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虽然游人散去、笙歌停歇,唯有流莺婉转,但春色依旧在,挂在杨柳梢。宋代孟元老在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过清明节的情景:“京师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树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酬劝,歌舞遍满,抵暮而归。”其热闹的盛况可想而知。
作为节日的清明节,到今天仍是很重要的节日;作为节气的清明节,仍然是很重要的节气。每年太阳经到达黄经15度时,标志着清明节气正式开始。此时春回大地,草木萌发,梨杏开花,芳草始发,到处都是生机勃发,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俗语说:“清明过后,点瓜种豆。”这就是节气、节点,在这个节骨眼上就要开始春耕播种。“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这就是节气的力量,过了这个节气,什么都晚了。
清明节,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节日与节气,与一个民族一起走过来,从一些诗词典籍里便能看出一些端倪。记载清明节的文章不计其数,足见清明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