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惠百姓
——曲阜市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纪实
近年来,曲阜市确立了“内涵外延并进,城乡教育一体”的发展思路,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该市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评估验收。
财政投入保均衡
完善政府责任体系,加强组织保障。曲阜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实施方案》等文件,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名市”的重中之重优先安排部署。先后召开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员会议、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现场会,与12个镇街政府签订《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流程。各镇街、学校也及时召开多个层面的专题会议,将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全市形成了市、镇、学校三级纵向责任体系。教育部门统筹协调,规划、国土、财政、建设等部门积极参与,加快推进各镇街学校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建立了高效的横向协调运作机制,形成了分层管理、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该市还将城乡教育发展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内容,按照“一天一调度,两天一通报”的原则,向有关部门印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督导简报。教育部门全体责任督学作为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人,深入学校,全面靠上,监督执行政策落实和工作进展,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曲阜市加大对困难家庭儿童教育资助力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城镇低保家庭和孤残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予以资助,每年支出近200万元;推进实施学生营养餐计划,从2013年起,逐步对义务教育阶段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营养餐补助,对18702名家庭困难学生给予营养餐补助,3年累计支出2107万元;建设午餐制、寄宿制学校,先后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改建学生餐厅2万多平方米,寄宿制初中学校7所。午餐制、寄宿制的实行,让农村学生吃得好、住得暖,减少了学生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隐患和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该市还改善学校运动场地,一次性投入8000多万元,重点改造中小学运动场地,实现中小学塑胶操场全覆盖。学校运动场地的深度改造,促进了“阳光大课间”等体育活动的开展,使该市少年足球成为学生体育特色优势项目,多次在济宁市校园足球比赛中夺冠。
队伍发展促均衡
曲阜市规范教师队伍管理,出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校长队伍的聘任管理、教师编制和岗位管理以及教师队伍交流作出明确规定。制定《关于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职称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规范绩效工资分配和发放程序,明确职称评聘实施规则,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躬身事教的积极性。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近3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共招聘教师和引进高层次人才460名,重点安排到农村一线,956名校长、教师在镇街、城乡之间交流。落实教师待遇,实行农村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补贴制度,市政府每年列支600多万元,实现3000余名农村教师上下班乘坐免费公交。强化教师培养培训,组建市教师教育中心,将教研室、师训中心和信息中心进行整合,构建了教学研究、科研、师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四位一体的研训模式。2013年,曲阜市教师培训中心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一批全省20个县级教师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全省区域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常态化3个试点单位之一。该市还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培训机制,每年将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3年累计拨付培训经费821.5万元,参加各类专业培训、远程研修和国培计划的教师达3万余人次,教师业务能力和教育干部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标准化建设助均衡
曲阜市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3年来投入资金4.5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36.4万平方米。2014年,总投资1.5亿元的济宁学院附属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市为每一所学校按省定标准配备师生用机、班班通多媒体、各类教学实验器材和图书,从根本上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城乡办学条件均衡化。全市现有省级规范化学校19所、济宁市级规范化学校35所,省、市级规范化学校占比居济宁市前列。同时,该市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统一城乡生均公用经费、办学条件和教师收入标准,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把控制辍学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特色办学惠百姓
曲阜市教育局引领各学校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人人彬彬有礼、处处干干净净”为目标,以“古、儒、文、雅”为主题,深入推进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活动,开展各种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感恩教育。该市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享誉全国的德育品牌。
突出儒家文化主格调,巧妙设计雕塑、书写经典标语、装点优美画廊、栽种特色花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了“校校孔子像、班班论语章、处处经典句、园园溢书香”的校园文化格局。
实施“1236”工程,推行“第一校长”制度。曲阜市借鉴省“1751”改革创新项目模式,创新推出“1236”工程,即在全市12个镇街各选取1所初中、2所小学,以打造“快乐校园,精细管理,高效课堂”为目标,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教学指导等方面对学校进行重点扶持,并聘请驻曲院校专家、市级名校长和名师等组成专家团队,定期深入各项目学校进行跟进式指导,引领学校实现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借鉴“第一书记”做法,尝试在全国、全省知名学校聘请“第一校长”,重点帮助学校确定发展定位、开展课程改革、实施队伍建设。目前,全市120所学校中已有89所学校聘到了自己心仪的“第一校长”。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把德育融入各级各类教育,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曲阜市确立了“诵读先贤经典,塑造当代君子”的教育目标,科学制定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纲要,编写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与先贤“天天见面”,时时耳濡目染,处处潜移默化,营造了形理兼备、气韵流畅的文化氛围。先后邀请专家学者组织编写《中华经典诵读》、《走进圣城,感悟经典》系列丛书20多种,用阅读经典的厚度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
春华秋实,玉汝于成。曲阜市教育均衡发展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良好口碑。该市中小学教育连续两年在济宁市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获得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