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的校训故事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说起复旦,不得不提马相伯先生在1903年创办的震旦学院。震旦,即梵文“中国”,又意寓东方、光明。不难看出,震旦学院从一开始就担负着在危难时局中以教育开启中国曙光的使命。然而,1904年,教会“尽废旧章,别定规则”。其试图加强对震旦控制权的举措,强烈地刺激了中国师生敏感且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们相率离校,以示抗议。1905年,马相伯在原震旦公学学生于右任、邵力子等人的拥戴下,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复旦”二字,出自《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作为复旦大学的校训,最早确立于1915年,由老校长马相伯选定。出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马相伯说:“中国人不但懒于行动,更懒于思考。我们只知道照样子画葫芦,却不愿创造。”由此,这则校训像长鸣钟一样,警醒着复旦人思考学问的真谛。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1889年,“以身许国”的张伯苓考入北洋水师学堂时,压根儿没想到一场甲午海战竟让名声赫赫的北洋海军损失殆尽。在其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张伯苓又目睹了威海卫“一日三易帜”的丧权辱国之场面,锥心于国之不昌,乃决意创办新教育。
南开初创,被张伯苓称作“校父”的严修即提出了“尚公”“尚能”的主张,并在办学过程中一直践行“公能”二义。后来张伯苓化《诗经·鲁颂》中“允文允武”为“允公允能”,自《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炼出“日新月异”,组合而成南开校训。
时至今日,见证了南开大学跋涉途中每一个脚印的申泮文院士,虽已年近百岁,仍随时随地同学生讲解“公能”校训的要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一部南开校史,就是一部优秀知识分子赤诚报国、拼搏奋斗的历史。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诚朴雄伟”原是国立中央大学校训。在罗家伦校长看来,“诚”,就是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它作为升官发财的途径,认定了目标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实现;“朴”,就是质朴和朴实,利避纤巧浮华,反对拿学问充门面,“唯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雄”,是大无畏的雄,改变中华民族柔弱萎靡的颓状,善养吾浩然正气,男子要有雄风,女子须无病态;“伟”,就是雄伟而崇高,力避门户之见,敢做大事,能成大器。
“励学敦行”出自宋真宗名诗《励学篇》,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将“诚朴雄伟”和“励学敦行”两句合在一起,体现出了南京大学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的传统精神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
(摘自《大学之魂·中国大学校训故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