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网络课堂 图片新闻 关于“一师一优课”的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浅谈电教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策略 在“本真”语文教学前提下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

第7版:网络课堂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网络课堂
07
【网络论坛】

在“本真”语文教学前提下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

□ 章丘市教育体育局 宋士美

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学生切实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愉快地接受汉语文化知识的主阵地。规范流畅的板书、声情并茂的语言促成了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智慧的生成,展现了作品的意境美和文本美。教师以质朴、生动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语感及语言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这正是语文的“本真”。然而,随着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语文教学的“本真”有了弱化的倾向,产生了喧宾夺主、师生缺乏互动、学生思维能力下降等弊端。

笔者认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技术和途径,是确保语文“本真”的工具和媒介。只有解决了计算机多媒体在彰显语文“本真”方面的影响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多媒体在语文“本真”教学中的分寸和比例。

一、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将文字、图像、声音和影像有机融合在一起,创设出动静结合、图文兼备、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将语言文字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事物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一课时,传统的教学停留在对字词和内容的讲解上,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乏味;但是,如果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将“长城内外的雪景”、“黄河上下的雪景”、“群山高原的雪景”、“雪霁晴日的美景”4幅画面逐一显示,再加上字幕,配乐朗诵,学生便能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从而感受到诗人豪迈的胸怀、雄伟的气魄,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凸显语文教学中“听”的重要性

“听”是语文学习的4项基本能力之一,是建立在初读文本之上,对文本词语使用的再次确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鉴赏性的听、比较性的听等。听也是感知语言的深层意蕴的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才能多听。例如,在讲授《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插入由濮存昕朗诵的《再别康桥》录音。学生听录音时比听老师朗诵时认真、专注得多。在学生了解了文章内容,分析过相关知识以后,教师再给学生放一段由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通过“听”的逐步深化及学生多次动情地朗读,学生对诗歌反映的思想感情很快领悟了,也加深了他们对内容的理解。

三、计算机多媒体能引导学生“思”的深度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思考感悟课文的文采,领会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呈现、再创造,产生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从而真正体悟出文章的“真味”。比如,在讲《包身工》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部分学生是住宿生的特点,利用课件展示两种寝室:一种是标准的大学寝室,其中的物品一应俱全,有规范的衣柜和床、笔记本电脑等;另一种是环境条件相对较差的中学寝室。学生在看到大学寝室时,脸上都露出了羡慕和向往的表情。接着,教师适时地让学生展开想象,用心体会包身工的思想状况,理解文章的内涵。

在听、读的基础上,计算机辅助教学由注重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上升到注重对语言的字斟句酌上。例如,《祝福》一文篇幅较长,读完后留给读者的印象模糊、不深刻。为了分析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形象性,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调出电影《祝福》中的相应画面及对白,加深对比思考力度,给学生留下发散性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进一步解读语言的深层意蕴。

四、计算机多媒体助推语文教学的广度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拓展教学领域,让学生理解透彻,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不可或缺。可以利用多媒体,根据文章题材类别,适当插入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演示手段。例如,在讲授古典名著时,教师可以将影片的片段插入多媒体课件中;对于古文和议论文,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枯燥的知识条理化。这样,教师便能轻松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以文传情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讲授《飞向太空的航程》时,教师补充讲解杨利伟的生平简历,并把课文的一些重要内容链接上去,在图片的相应位置插入几个问题。这样,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了,从而深刻领会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当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对语文课堂各环节的确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学功效十分明显:创设情境,促进感悟,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教学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但是,多媒体不能替代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能替代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无法替代教师那声情并茂的朗读的示范作用。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最“本真”的教育元素永远不会褪色。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