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省委高校工委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 省政府出台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意见 一项投资5亿元的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工程 自今年起我省将组织开展教师宣誓活动 图片新闻 “2016山东省最美教师”投票将于7月8日启动 我省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  肥城市大力度推进解决城镇大班额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一项投资5亿元的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工程

——枣庄市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综述

□ 本报通讯员 冯仰军 孙斌 徐浩

近年来,枣庄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高度重视。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该市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建成中小学食堂314处,惠及学生18.24万人。未来3年,该市还将投资近2亿元,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食堂13万平方米,涉及学校240所。工程全部实施后,该市建成食堂的中小学将达到80%。一项累计投资5亿元的中小学食堂建设工程正在枣庄市稳步推进。

达成共识

青少年时期正是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如何给学生提供卫生安全、营养全面的饮食,让他们吃得饱、吃得好,是摆在各级教育部门面前的问题。多年来,枣庄市教育局一直把中小学食堂建设作为校舍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学生就餐人数多、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单靠教育部门的力量困难很大。

“当我们看到每当中午放学的时候,校门口各种各样的小餐车用各种方式招揽生意,中小学生一窝蜂似的拥上前争相购买的时候;当我们听到一些学生餐无定所,或因膳食不合理而导致身体不能正常发育,因在路边就餐而发生交通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的时候,是否能设身处地为这些中小学生、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家长们想一想,我们应当尽些什么责任,应当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什么实际困难呢?”枣庄市关工委主任高惠民在去年全市中小学食堂建设推进会议上语重心长的讲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在各级关工委的积极呼吁下,全市上下迅速形成了“政府主导、关工委协调、教育部门主抓、有关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学校食堂建设工作机制。20155月份,市关工委、教育局、财政局又联合组织对全市中小学食堂建设现状、需求等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该市按照有就餐需求的学校“校校有食堂、人人能就餐”的目标,进一步完善中小学食堂建设规划。未来3年,全市将追加投资近2亿元,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食堂13万平方米,涉及学校240所。

加快建设

2015年以来,枣庄市政府将中小学食堂建设作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市关工委、教育局、财政局先后3次进行督查,召开现场推进会,加快推进中小学食堂建设。市教育局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工程进展。

实施中小学食堂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是关键。枣庄市财政局结合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对新建、改扩建的中小学食堂,按照竣工项目完成投资的50%进行奖补。2013年以来,市级财政已落实3600万元专项资金对区(市)进行奖补。各区(市)也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工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足额落实应承担的建设资金。峄城区将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所需资金全部列入财政预算,积极筹措资金,足额落实配套资金,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加快改善就餐条件。

枣庄市还在全省率先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试点”。2012年以来,市级财政安排280万元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中小学生按照每人每天3元标准提供营养午餐补助,受益学生4200余人。

强化监管

枣庄市、区(市)教育部门明确了学校食堂日常运营管理主管科室,对饭菜质量、价格进行有效监管,明确要求食堂由学校自管自营,不得对外租赁、一包了之。各级食药监管部门也不断强化学校食堂监管,从食堂设计建设、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大指导监督力度,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买菜的时候要多挑本地当季蔬菜,尽量不买反季节菜。”“馒头、米饭管吃管够,个别学生出现了浪费的现象,这个得注意一下。”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半楼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一场由家长、学生、教师代表共同参加的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讨论会正在进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学校本月的营养餐提出了各种建议和意见。成立膳食委员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学校营养餐供应管理,是枣庄市推进营养餐工作的重要一步。半楼小学校长刘东介绍:“有学生和家长参与管理,我们的营养餐实施更加公开透明。”

为了严格营养餐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滕州市专门开设了营养餐资金专户,对各学校营养餐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杜绝了截留、挤占和挪用现象的发生。各学校统一使用市教育局印制的“月报表”、“用餐结算表”,有效杜绝了虚报、冒领等套取补助资金行为的发生。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还定期进行核查,确保资金运行安全规范和相关数据真实有效。

在滕州市洪绪镇龙庄小学食堂里,有一本挂在墙上的陪餐记录簿。每周5天的午餐,学校领导轮流陪餐,餐费自理,并在簿子上记录当天的主食、副食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山亭区城头镇明德小学,“春苗营养厨房”统一配备的食品留样专用冷藏柜里,3个格子上分别放着当天的主食和副食样本,并留样48小时。

安全营养

“有肉有菜,荤素搭配,馒头、米饭不限量,比在家里吃得还好呢。”枣庄三十五中学生于丽对记者说。该校校长杨钦礼表示,营养餐试点两年多来,大部分学生脸蛋红润,体重增加。营养餐试点实施以前,农村地区的部分学生由于营养不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脸色苍白,不喜欢运动。如今,农村学生上课发言积极,课下精力充沛,比以前活泼多了。

“我真心感谢政府。政府可帮了我的大忙。”村民庄传才感慨道。他平时在城里打工,孩子在4公里外的山亭区徐庄镇宋庄小学上学。“以前活多的时候,我们家长忙不过来,孩子就带着煎饼和咸菜在学校将就着吃一口。”自从学校建起食堂后,他的孩子每天放学后直接到食堂吃午餐。“顿顿有肉有菜,孩子吃得都见胖了,还有值班老师专门看护。我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啊!”他说。 

“我市中小学营养食堂建设工作将建设和运营管理作为重点。”市教育局局长张磊表示,“从规划编制、人员培训、食品采购贮存到资金结算、监督检查,始终围绕这两点展开。”谈起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推进中小学食堂建设的基本思路,张磊说,力争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使全市中小学特别是有就餐需求的200余所学校都建成食堂,早日让学生吃上营养全面、卫生安全的热饭。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