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置语文的“口头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口头性”作业着眼于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注重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还语文教学姓“语”的本色。我认为,“口头性”作业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朗读,背诵。这是语文“厚积”的传统经验,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布置作业时,教师应从课本中和课外读物中选择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段或全文,让学生将其读对、读顺、读好、读熟、背诵。如学生在学习了“多彩四季”主题单元后,我组织学生举行“四季之歌”诗歌朗诵会,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诗文、诵诗文、唱诗文、热爱自然的情趣,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演一演。如教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后,我让学生自编《公仪休拒收礼物》课本剧。他们分工合作,根据角色选择合适的人来表演。学生们在生动的表演中加深了对课文角色的情感体验。
三、辩一辩。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有的学生认为爱因斯坦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整理不是最伟大的人;有的学生则认为爱因斯坦之所以不整理房间,是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这正是他伟大的一种体现。对学生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我组织他们进行辩论。辩论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反映了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
四、说一说。如上完《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后,我告诉学生,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在生活中也要主动关心父母,就算是主动帮他们做一次饭、倒一次洗脚水也是对他们的关心。在一次班会上,我让学生说说为父母做的事。学习了《春联》一课后,我要求学生自己创作对联,可以送给同学并说明对联的含义,收到对联的同学先说说感想,再回赠同学。这样,学生的口语能力在兴趣盎然的对话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口头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必须通过大量实践练习才能内化为能力。实践性作业能使学生的口头交际活动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待人处世能力、言谈举止等都得到很好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