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评价 让学习真正发生
近日,在一次校内调研卷上出现的一道题目值得我们讨论。这道题出现在按课文内容填空的项目中。题目内容是这样的:“曹文轩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2016年4月4日,他获得了‘ ’。学校的读书节上,我们共读了他的书《 》。”题目的横线上,要求学生分别填入的是“国际安徒生奖”和“最后一只豹子”。针对这道题,需要肯定的是,它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程度,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试卷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体现了检测试卷的形式变化。
但是,笔者认为,这道题中不足的地方也需要指出来。一是关注点的偏差。曹文轩是学生熟悉的作家,学生对于他的书并不陌生。可是,他究竟获得过哪些荣誉称号?特别是4月4日,他获得了什么奖?这道题的价值取向令人疑惑。这样的知识与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没有关联,因此不应把它作为考查内容。二是共读的书的题目是什么?这同样应该再往前走一步,即把书中的知识点作为检测内容。只简单地强调书名,对于学生的阅读来说没有切实的意义。三是既然打开思路,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面的关注,那么就不应只局限于学生阅读的一本书,而应该开放一些。教师不能让学生误认为阅读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阅读了哪些书,哪本书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这样的形式更加贴近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们的评价考查需要注意什么呢?由以上案例,笔者得到的启发是:首先,评价要指向学习方式。不能仅仅以书本学习知识为唯一检测点,而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语文生活,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利用更多的渠道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阅读中学,以评价引领学生的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次,评价要指向学习效度。不要让评价走过场,也不要为了检测而检测,而要让评价体现出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如果评价对象是一本书,就应选取其中的一两个章节,问一问学生的理解情况;如果是一篇文章,就应关注学生的读懂情况。第三,评价要指向学习意义。广义的文学常识是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包括文学中的地理、历史中的各种典故。在以上案例中,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也应属于广义的文学常识范畴。在小学阶段,教师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比较恰当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因评价而将学生引入死记硬背文学常识的怪圈之中,以致忽略学习对于学生成长的真正意义,实在是得不偿失之举。
评价关乎教师的“教”的指向,也关乎学生的“学”的指向。我们怎能不慎之又慎呢?最后,笔者还想说的是,关注评价就是要引导学生的“学”真正发生。以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评价寻找深入学习的动力,打造学习过程中的扎实、细致和用心,帮助学生确立进一步学习的目标,掌握优化学习的策略。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评价就能真正实现由考学生向检测与引导并重的转变。当然,究竟怎样的试题更能够实现以上价值,仍需我们继续探索。只要我们行动起来,以评价为突破口,就能实现教学的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