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李刚是这学期我接手班上的一名男生,他性格内向,成绩较差,整天无精打采,精神状态很差。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李刚父母离异,跟着奶奶生活,经常去网吧,还向多名同学借钱,如果不借,就对同学打骂。
一天,他没来上课,下午放学后我便到学校附近的网吧寻找。看到他的一瞬间,我的心很痛。那是怎样的情景啊:他的脸蜡黄,两只眼睛空洞而迷茫地盯着电脑上打打杀杀的游戏画面。看到我站在面前,他有些吃惊,但很快摆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我没有责怪他,而是关心地问道:“李刚,你吃午饭了吗?”听到我的问话,他长舒了一口气,低头小声说:“没有。”于是,我带他来到附近的快餐店。吃完饭又把他送回家,嘱咐他明天按时上学。
回校后,我和学校的心理教师仔细分析李刚出现问题的原因:父母离异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使他产生了自卑感,性格变得内向;跟着奶奶生活,由于隔代关系很少进行交流与沟通;由于学习较差,教师很少重视和欣赏他,没有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李刚在家和学校找不到知己,有一种孤独感,便以玩游戏的方式来满足心理需求,将精神完全寄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找到原因后,我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案,想用集体的力量去感染他。除了有意识地在各方面对他格外关照外,我还安排学习较好的学生与其结对。为了挽救沉迷于网络的李刚,我在班内组织开展了有关网络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讨论网络的利与弊。对此,他很敏感,似乎感觉到这一切都是针对他的,我行我素,上网吧的次数更多了。
他的反应使我认识到单纯的正面教育并不适合他。我决定改变教育方式,从他的兴趣和特长入手,找到教育的突破口。一次班会前,我故意给多媒体设置了点小故障,上课时假装打不开设备了。“多媒体打不开了,怎么办呢?谁能帮助解决一下?”我大声喊道。看到我着急的样子,许多同学推荐了他。在大家信任目光的注视下,他走上讲台,不一会儿就修好了。我带头为他鼓掌,还说他是一个电脑奇才。结果,这节课他听得很认真,还积极参与互动。
后来,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想上网时可以到我的办公室上,顺便教我和其他教师学习一下IP设置、程序安装等电脑技术。我说,为了回报他,我可以给他补习英语。他高兴地答应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在相互学习中和谐相处,他去网吧的次数明显少了,学习也明显进步了,在一次考试中,他的英语竟然及格了,考了64分。趁他高兴,我告诉他,其他学科也该补补啦,他连连点头。慢慢地,他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再也没有时间去网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