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私下议论
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学生私下议论教师的现象比较普遍。例如,将身体瘦、脖子长的教师称为“长颈鹿”,胖一些的称为“肥仔”等。学生尤其对常拖堂、爱发火及布置大量作业的教师满腹牢骚,甚至产生抱怨。面对这类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要慎重对待。
首先,教师要学会自控,冷处理。小学生的天性是调皮,对所接触的教师,不管是否了解和熟悉,所做的评价一般都仅凭自己的印象。如给教师起外号,在他们看来,其实就是好玩,并无他意。教师听到时,不妨控制自己的情绪,一笑了之。如果较真,既恶化了师生关系,也不利于与家长沟通,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记得有一次,快放学的时候,一位体胖嘴大、姓马的教师从教室外走过时,教室里便传来“河马来了”的喊声和哄笑声。该教师非常气愤,立即闯进教室追问:“刚才是谁说的,站出来!”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低下头,假装做作业,没有人承认。该教师更加气愤:“要是不站出来,谁也别想放学!”这句话引得教室里一阵骚动,随后更安静了。放学时,一名男生才站起来承认是自己说的。马老师马上告诉了该生家长,结果,家长当众训斥孩子,把该生训哭了。此举不但惹得学生们议论纷纷,马老师自己也挺懊悔。
冷静想一想,是不是可以用玩笑的方式把这件事情淡化呢?如果该名教师能及时自控,灵活处理一下的话,完全可以避免尴尬的局面。
其次,要注意语言分寸,宽大为怀,与人为善。有的教师容不得半点异议,把自己的尊严凌驾于一切之上。特别是对敢于指出自己缺点、错误的学生更是不满,甚至将这种学生当作坏学生极力压制。一旦听到学生议论自己,不是因势利导,而是拍案而起,讽刺打击挖苦,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能使学生认识到错误,还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取得进步。因此,教师要注意语气、语调与用词,要顾及学生的自尊,给予学生理解和宽容,不要以点罚面,失去民心。如果通过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受一点委屈也是值得的。
第三,要倾听学生的声音,自我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对教师的议论也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反馈。通过这些抱怨和牢骚,教师可以躬身自问,检查工作上的缺点和漏洞,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如果能客观分析问题的原因,及时妥善解决,不仅能缓和师生间的紧张关系,而且能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第四,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议论,关键是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掌握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倾向,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师生隔阂,消除学生的对抗心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导,逐渐放弃自己的偏见。
总之,消除学生的非议,关键是教师对学生要奉献一片爱心。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足够的感情投入,严肃有余而温润不足,学生往往会对其敬而远之。反之,教师如果做到与学生感情融洽,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