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报告显示——
3%留守儿童一年未和父母有联系
比起每年只和父母见一两次面、每月联系一两次,和父母一年见三四次面、每月联系三四次更容易使留守儿童在自尊水平、愉悦程度上表现低值。这是近日在京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得出的结论。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亦菲的研究团队向全国多个省市农村地区乡村儿童发放了近8000份问卷,调查外出务工父母的亲子联系水平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自尊等级等情绪状态的评价指标并没有随着与父母联系次数的递增而增加,而是在每年和父母见3~4次的情况下出现明显下降。
“与父母见面或联系次数较多的留守儿童,能够从父母那里获得充分支持和肯定,维持较高的自尊水平,这是‘父母支持效应’。与父母长时间不见面或不联系的留守儿童被迫放弃对父母的依赖,转而从教师、同学或其他家人那里获得肯定,这是‘外部支持效应’。”李亦菲团队解释,“而对那些与父母联系次数既不充分也不是太少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既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又不能完全放弃从父母那里获得支持与肯定的希望,这种影响可形象地称为‘父母撩拨效应’。”
《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提醒留守儿童父母注意这个“临界点”,同父母联系既不紧密又不断绝的情况,唤起了孩子的希望,但又不能让孩子得到充分满足,将使留守儿童无所适从,觉得父母既不是“家人”,也不是“陌生人”。在这种矛盾心情中,他们难以确定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因而不能维持较高的自尊水平。
该调查显示,样本中约8%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与自己一年联系3~4次,而约3%的留守儿童一年都没有和父母进行过联系。《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当留守儿童和父母每年见面9次以上或者和父母每天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的情绪状态评价指标和非留守儿童基本相同。
(摘自2016年7月9日《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