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答问题请举手”说开去
在给幼儿上课时,“谁想回答问题,请举手”是教师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承载着一种美德教育。教师说这句话的目的是,教育幼儿从小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遵守公共秩序。但是,笔者现在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原因是,现在的幼儿大都不喜欢听这句话。
在笔者执教的幼儿园里,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既有被家庭宠爱出来的自由散漫,又有被时代熏陶出来的热情活泼。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片面地强调规则,必然会束缚幼儿们的手脚,限制他们的思想,甚至打击他们的探究兴趣,以致他们厌学。
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幼儿先举手后回答问题,是为了营造一种和谐的交流氛围。有个别幼儿一节课多次举手,如果教师给他多次机会,让他回答问题,他就会信心倍增。但是,教师为了照顾全班幼儿,往往把机会分给其他幼儿,让多个幼儿都能回答问题。这样一来,那个多次举手而只得到一次机会的幼儿就懒得举手了。
同样,教师在上课伊始常常提醒幼儿“先坐好”。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幼儿认真学习的习惯;同时,也会限制幼儿的自由,致使一部分幼儿失去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这种做法越来越不适合幼儿的天性了。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力求课堂高效而充满活力。近年来,笔者参加了中美学习方式变革与课堂教学研修班。经过学习和思考,我发现,中、美两国的课堂教学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就课堂互动而言,中国教师的课堂环节齐全,教师讲得生动,学生听得认真。但是,在互动环节,师生交流时过于刻板。学生要想回答问题必须先举手,教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回答。这表明,教师完全掌控了课堂的节奏,学生是配角。而美国教师的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开放性非常强,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探究、思考,学生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互动中。由此,我开始反思我们的教学。
现在倡导教育公平,力求让优秀的教育资源惠及每一个少年儿童。教师说“想答问题请举手”这句话,是为了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律意识的增强,这种程式逐渐落伍了,必须进行革新。否则,何谈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要适应新形势,适应新时期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因素的发展。对于那些多年沿用的固定程式,教师在使用时要谨慎,以免禁锢儿童的思维。
(作者单位:潍坊市高新区71146部队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