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管理处处皆“细节”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周俊介绍过这样一个实例:有一次,他到一所中职学校去讲课,到达学校门口时正赶上学生放学。他发现,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女生非常熟练地掏出香烟叼到嘴上,一名男生立刻殷勤地掏出打火机为她点上。他心中暗想: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上中职学校?他们并不是不喜欢学校设置的专业,而是担心孩子的品行可能会出现问题。
一些家长了解孩子的行为特点,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无可奈何,只能殷切地希望“学校对学生管得严一些”。那么,学校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学生家长的期待,职业学校要重点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让他们既成人又成才。
学生管理是全员、全方位的工作。学生管理不仅包括狭义上的行为管理,还包括学习管理和品质管理。所以,管理责任不仅是班主任和学生处(政教处)干部的责任,而且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中职学校学生难于管理的客观现实,要求任课教师在担负授课任务之外,还必须履行一定的学生管理职责。管理途径有上课、晚自习辅导、夜间值班、校内巡视、全员帮扶学生、节假日实地家访等。教师要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
日常管理要从细节抓起。教师平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注重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细节,可以随时纠正学生的小错误。其实,如果学生注意了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在行为上就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在学习上也就能够做到认真、专一、坚持不懈。在生活细节上防微杜渐,效果自然会很好。如果等到偏离正道很远了再去往回拽,那么已经造成的损失很难弥补,况且耗时费力,还不一定能取得理想效果。
对成人而言,“生活即工作”;但对学生而言,“生活是学习”。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直接反映了其学习状态。中职学校的教师也要扮演“家长角色”,要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要热心地辅导学生学习文化课,要耐心地矫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如果教师以严父和慈母的双重角色对待学生,即使行为放荡不羁的学生也会被感化,逐渐成为生活严谨、工作严肃的人。
教师要做学生的师长和朋友。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尽到管理责任。教师要把握好宽严之度。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必须明确地指出来,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学生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后,就能接受教师的引导并改正错误,以后不至于再犯同样的错误。当学生取得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教师也要给学生一个笑脸。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以后就会加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教师要让学生对师长有敬畏感。所谓敬,是严肃、认真,是尊敬、敬重。前提是教师学养深厚、热爱岗位,能够关心和爱护学生,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即使在批评学生时,教师也要让他感受到善良的本意。所谓畏,是谨慎,是服从。前提是老师要有正气,办事讲原则,对待工作毫不懈怠;不说牢骚话,不做消极事,绝不突破管理底线。
学生管理要做到精细化、无缝隙。要以学分制管理为抓手,设置班主任、任课教师、管理干部三级管理体制,实行“时间上无缝隙、内容上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班长的管理作用,在班级设立学生管理台账,任课教师随堂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每日安排一名干部值班,让他具体负责监督检查工作。在无缝隙、精细化的管理要求下,“对学生一生负责”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管理育人”真正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在管理实践中,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干部都能积极出谋划策。因此,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越来越贴近学生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