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触摸家乡的符号
——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中心校磁村花鼓进校园侧记
“春光历历霞满天,花鼓咚咚敲得欢。”近日,记者在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中心校的校园里,看到学生们在文化广场上表演磁村花鼓。学生们穿着大红花鼓衫,男生背着鼓,扬起鼓槌打着鼓点,节奏鲜明;女生手持小镲,双手翻飞舞动绸子,如彩练当空,尽情展现青春色彩。
“磁村花鼓有几百年的历史,2006年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地保留、发展这一地方特色艺术,我们将其作为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习、传承。”谈及磁村花鼓,市级传承人常媛媛说道。从1995年开始,当地就挑选了一批业务骨干,以培养磁村花鼓的后备力量为目标,培养花鼓继承人。
为了让磁村花鼓更好地传承下去,磁村中心校专门编制教材,开设花鼓课程。如今,磁村中心校从幼儿园到中学都开设了“磁村花鼓”校本课程。按照学生身心特点,在不同学段开设不同课程,使学生人人会打花鼓。利用“快乐星期三”课外活动和少年宫场地,开齐开足课时,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创新授课模式,兼顾基本功练习与趣味性授课,通过学生互教互练,有效提高训练效率,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不仅如此,磁村中心校还利用音乐教研平台邀请民间艺人来校进行现场表演,师生虚心向民间艺人学习。投入专项资金,设立舞蹈教室,为花鼓教学提供平台。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比武赛课活动,以赛促教,不断摸索、创新花鼓课的授课模式。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磁村花鼓有了更深的感悟和认知,并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通过制作课件,编写校本课程,向学生讲解磁村花鼓悠久的历史,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热爱家乡民俗,自觉担负起这一传统艺术接班人的重任。学校通过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提升了文化品位,使磁村花鼓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勃勃生机。
为了提高磁村花鼓的水平,磁村中心校与山东艺术学院舞蹈系结为“非遗传承小组”,山东艺术学院舞蹈专家定期到学校调研考察,并与学校非遗传承人深入探讨,现场观摩学生表演,改进授课方式和表演方式。
如今,磁村中心校几乎每一名学生都会敲打花鼓,每年的淄川区元宵扮玩进城活动中也有他们舞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