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看不见的巨大力量
不少教师在谈及自己的职业时,常常习惯地将自己戏称为“教书匠”。然而,笔者细加推敲,发现“教书匠”之说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偏差:第一,从教育目的这一角度来看,教育的宗旨不仅仅在于“教书”,“教书”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其终极目标是“育人”;第二,从教育内容这一角度来看,教师并不仅仅依靠“书”来教育学生。“书”是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媒介,是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载体。古人所谓的“言传身教”中的“身教”二字所体现出的正是施教者在“教书”这一看家本领之外的一种潜在的而又极具穿透力的力量。
傅雷先生翻译的罗曼·罗兰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有一段令人感奋不已的话,可以作为教师“身教”的注脚:“一个人对于别人的影响,绝非靠语言来完成,而是靠精神来完成的。有一种人能够用目光、举动和清明的心境,在周围散布出一种恬静的、令人慰藉的气氛……这是心灵对心灵的力量,感受和施与的双方往往都不知道。”常人可以不知道这种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影响力,但肩负着育人使命的教师就不应当对此懵懂无知。教师不仅应当知道,而且应当有意识地运用这种“心灵对心灵的力量”,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优雅的言谈举止、虔诚的职业情怀去感染、影响学生,进而塑造学生的灵魂。
正因为如此,教育工作者在“修业”(即钻研教育理论、教学业务和专业知识,使自己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之外,最大的任务就应当是“修身”了。古今中外,人们对师德的要求都近乎苛刻。其原因也就在于,人们看到了教师的人格、精神对于下一代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孔子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总结出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教育秘诀,并且注意时时反省自己:“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看来,他老人家也是将“身正”、“德修”放在教师职业素质的第一位的。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则对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为了造就一个人,教师本人就应当是做父亲的或者是更有教养的人。”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干脆直接要求教师“自己便应当有良好的修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对教师的“身教”作用阐述得很到位:“你们自身的行为是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你们的态度、神色上的些许变化,孩子们都能感觉到。你们思想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之中都能影响到孩子。只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这段话对教师的“身教”意义分析得细致入微。它告诉我们: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任何有意无意的行为都是教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会深深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可悲的是,马卡连柯发现,许多为人师者恰恰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由此看来,教师这一职业自有它的特殊性,教师要修炼精神人格、言谈举止,以保证自己作为学生的“师表”和“楷模”。单从这一点来看,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实在毫不过分。关键要看我们如何“修业”、“修身”,才能对得起这“光辉”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