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是我无悔的选择
郭秀娟近照
永远忘不了2008年10月20日那一天,我荣幸地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来到了高密市井沟小学。从那天开始,我的生命中就拥有了一段不平凡的日子。
选择支教的意义
记得作出支教选择的时候,许多人问我:“你已经超龄,而且已拥有足够的荣誉,为什么非要去支教?”原因很简单:其一,我本人来自农村,最能体会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最能理解城乡交流对于农村教育的促进意义。作为一个从农村走进城里的教师,我为培育过我的农村学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其二,我的那些年轻的同事们或者因为工作忙、岗位重要,实在离不开;或者因为家里孩子小、负担重,确实丢不下。其三,我还有一点个人想法:对于我来说,下乡支教就像在生命的单调色板旁边忽然出现了一支更鲜艳的画笔,它将为我的生命画板增添一笔新的色调。
就这样,我带着两位年轻的同事来到偏远的井沟小学。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教育生活像广博的海洋。虽然我们投身于其中,但支教带给我们的仍然是激情涌动的别样感觉。淳朴的校风,艰苦的条件,务实的领导,敬业的老师,璞玉般的学生……这一切都敦促我们,唤起我们,在我们那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
学生的爱让我更懂教育
点燃我智慧和灵感、带给我感动和激情的,当数我教的四年级2班的32个学生。尽管我在最短的时间里已经能够熟练地叫出班里所有学生的名字,尽管他们以农村学生特有的淳朴接纳了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城里老师,但我知道,要想走进他们的心里,并不是只要讲好课就能做到的事情。
一件小事让我茅塞顿开。为了纠正学生“凑字”的书写习惯,我在多次示范、指导之后精心挑选了几本出色的作业,并在班上进行展览。我还特意给写字好的学生每人发了一颗糖。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举动,竟然在学生心中引起了波澜。男生荆磊的周记上出现了这样的话:“我把糖拿出来给爸爸、妈妈和奶奶看,并且说:‘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发给我的。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有写字好的人才有。而且,这是老师最爱吃的一种糖。’我小心翼翼地把糖纸撕开,把糖放进嘴里尝了尝。啊,清凉的薄荷味加蜂蜜味,真是好极了!现在,这种糖也成了我最喜欢吃的一种糖了。而且,我现在还保留着糖纸。别看这块糖很小,但是它在我的心里代表着老师的爱啊!”我来不及细细品味这段话,感到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霎时溢满了我的全身,并将我的心彻底融化了。
原来,在学生简单而朴素的心里,爱的距离是可以测量的。它就是一块糖的距离,或者是一条皮筋的距离、一根跳绳的距离、一个小游戏的距离。严冬里那些镜头令人难忘,我至今想起来还感到热乎乎的:天天牵着我们的手,领着我们去食堂吃饭的小姑娘;每次做游戏时非得让老师当“轮帮儿”的男孩儿;节日里那一张张自制贺卡……
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反思:我究竟做了什么,能赢得学生们如此的厚爱?我只不过习惯了在和他们说话时弯下腰,只不过喜欢与他们见面时面带微笑,只不过在他们犯错时压住了嘴边过重的话,只不过把他们的恶作剧当成善意的玩笑,只不过在作业本上多写了几句交流的话,在错字旁边多加了几个鼓励的词。至于课堂上的轻松与快乐,是每一个为师者的本分与职责。我怎么承受得起学生们如此倾心的喜爱呢?
支教更是学习的机会
日子如珠串,在充实和快乐中粒粒数过。的确,支教之旅让我的教育体验丰厚了许多。支教绝不是我们单方的付出,而是我们学习的机会。
井沟小学虽然地处偏僻的农村,但是教学管理细致到位,教师的素质很高。据我所知,这所学校的教师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在福利待遇不高的情况下,他们毫无怨言、勤勤恳恳地工作着。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淳朴、务实的良好风气,看不到一个悠闲人,听不到一句牢骚话。即使签到这样的常规小事,老师们也认认真真地对待:签到簿就摆在桌上,晚来的教师自觉填写,早走的教师如实写明早走的时间,从来没有人“逃签”。一到大课间,教室、办公室里空无一人。教师们在操场上和学生们一起锻炼,一起做操。看起来,他们喜欢这样的教育生活。井沟小学的潘校长不但关心我们的生活,也关注我们发表在教育网上的每一篇文章。受我们的感染,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率先拿起了笔,在网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名校”的亮点在这里延伸》。在文章里,他讲述了我们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在我们的引领和带动下,井沟小学的教师也纷纷在网上注册名字,拿起笔抒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如今,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正无声地浸润着这所地处偏僻的学校。
处在这样一个群体中,我们感受到了事业和生活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他们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深深感染着我们,也促使我们不断完善自身。对我们来说,这难道不是受益终生的收获吗?支教的历程也是我们充实和学习的过程。
支教,始于付出,终于收获。我将永远珍爱这一段特别的完善之旅。
(作者系山东省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潍坊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山东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