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教师班车“镇镇通”让农村教师留得住
本报讯(记者 鹿培波 通讯员 董淑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教师流动性的不断增强,近年来,胶州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住城区人却在村镇小学任教的教师。由于居住地离学校较远,这部分农村教师的上下班交通成了大问题。胶州市通过推进教师班车“镇镇通”,有效解决农村教师的交通难题,让农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我家离学校30多公里,以前上班,我基本是去挤公交车,偶尔和同事‘拼车’,不但经常拿捏不准时间,而且常常发生没车可坐的尴尬。现在好了,镇政府出资25万元为全镇教师配备了教师专用班车,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交通难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幸福感满满。现在,我再没有什么牵挂了,唯有好好工作以回报各级政府的关怀!”铺集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龙明莲激动地对记者说。
和龙明莲一样能够享受班车接送“待遇”的,还有胶州全市的1000余名农村教师。
据了解,胶州市铺集镇、里岔镇、李哥庄镇等几个离城区三四十公里远的镇,部分家住城区的教师的上下班交通一度成了大难题。骑摩托车或电动车上下班,遇上刮风、下雨、下雪,教师们苦不堪言;开私家车上班吧,交通成本又不容忽视。因此,很多教师不得不选择“拼车”上下班,但因为居住地点不同,中小学幼儿园上下学时间不同,也很不方便。由于交通原因,很多教师产生了离开农村、调往城区的念头,由此造成的“军心不稳”成为影响农村教育质量乃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难题。
“对农村教师精准扶持,不能仅仅体现在业务上,更要落实在生活中,要及时为农村教师办实事、解难题,让农村教师心无旁骛,潜心育人。”胶州市教体局局长殷成伟告诉记者,“虽然在市域内开通教师班车存在一定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市级财政有困难,就动员镇级财政;镇级财政有困难,就动员社会和企业力量。一句话,就是广开门路,切实为农村教师解决出行交通这一老大难问题。”
在广开门路的思想引领下,胶州市教体局积极与各镇政府和公交公司等企业沟通协调,有效激发了镇政府和企业兴教、助教的积极性。有条件的镇先后开通教师专用班车;暂时没有条件开通的镇或协调教师合乘其他部门班车,或者积极协调公交公司改时间、调线路,形成“编外教师班车”。同时,青岛交运集团、麒麟客运有限公司、日新巴士公司、中达运输公司等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教师班车运营中。
截至目前,胶州市已开通教师专用班车23部,同时,设置了12条公交专用线路和50多处站点,实现了农村教师班车“镇镇通”,让1000多名偏远农村学校的教师获益。
“开通教师班车,把难题解到了教师的期待里,把好事办到了教师的心坎里,全市广大农村教师备受鼓舞。看到教师们安心施教,不再‘站在讲台想着站台’,作为一名基层学校校长,我感觉农村教育大有希望,大有作为!”胶州最偏远的农村小学里岔镇远家阿洛小学校长王德聪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