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教育从课本走向实践
——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德育工作改革侧记
近年来,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改变小学品社课堂只注重课本知识传授、对学生的品德鉴定局限于卷面测试等做法,对德育工作进行改革,取消卷面测试,用行为评测评价学生的品德素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道德观念的内化。
在该校,每个班级教室内的墙上都有一个“光荣榜”。光荣榜以“笑脸”为全班各小组进行评价,“笑脸”多为表现好。别小看这个简单的展示台,班里的学生都非常重视,这可是每个小组4名学生的集体荣誉。
该校从改革评价入手,结合实际及学生表现进行行为评测,制定了评测方案,分自评、组评、教师评、学校评四类。项目包括能坐端正,知道预备铃响后进教室(不奔跑),站队不喧哗、不拥挤,站姿好,课间不追逐、打闹、尖叫,进出校门、教室门等有秩序等。每个项目0~5分,四类评测得分相加后取平均数,最后以A、B、C、D四等划分。
记者在各班的学生习惯养成评价表中看到,学生的自评分差距很大,和组评分多数相对应。“小学生都很诚实,对自己的表现‘心里有数’,知道哪里存在不足。”班主任刘霞说。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德工处主任都在全体师生面前表彰上周评出的“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并针对上周学生的表现作点评。这种“一周一讲”的模式是该校的“固定节目”。
同时,该校重视对学生进行以“自律、自主、自立、自强”为目标的“自能教育”,从生活学习入手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并逐步提升到学生思想道德自立。如通过整理内务比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以前孩子在家又邋遢又懒,啥活也不干,东西随便扔。现在知道自己收拾了,还常常帮着干家务。”一位家长反映孩子在家表现好、变化大。
该校还将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与德育工作融合,开展“走好每一步”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如放学时,引导学生自觉成队出教室,自然成队下楼梯,在校园内自觉站好路队,以增强学生的自立、自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