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课前五分钟
一首美妙的乐曲总少不了优美动人的前奏。为了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搭建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舞台,我抓住课前五分钟活动这个环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施展才华。
我把两个班的演讲活动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我介绍。在这一阶段,我给学生提出的要求是,用自己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其他人认识自己。在演讲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的表现可谓千姿百态,很多平时不起眼的学生却有很强大的表现力。有的学生在课后经过了精心准备,因此思路严谨,言简意赅,妙语连珠,引起大家的阵阵掌声。有的学生生性腼腆,难免紧张,思路混乱,语言不着边际。于是,我们给予他更多的掌声。在每一个学生演讲完后,我都进行总结。我的总结以表扬为主,少说不足,以帮其树立自信心。
高中语文课文篇目很少有一节课就能学完的,有的甚至需要整整一周的时间。由于跨度比较大,学生易懈怠,因此第二阶段的演讲主要是围绕课文进行的。以鲁人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屈原列传》为例。我准备用4节课讲授,把课前活动分成4个部分。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诵读全文及讲解前两小段。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屈原生平的材料,并在上课时到讲台上介绍给大家。对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大家的鼓励下,演讲的学生吐字清晰又略微紧张地完成了任务,其他学生进行了补充。然后,我进行总结,学生们听了都很兴奋。接着,我趁热打铁,在黑板上写下了概括屈原一生的板书。学生体悟到了感情,背诵也就水到渠成了。在第三课时,我让学生搜集材料,以了解屈原在被贬官、流放期间的所作所为。当演讲到这里时,学生体会到了屈原对祖国无限忠诚的情感。第四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作者赞颂屈原的高尚品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学者对屈原的评价,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认识,谈谈对屈原最后结局的看法。最后,学生们认识到司马迁和屈原的政治遭遇、人格品行相通。这节课对他们的触动很大,每个人都陷入沉思。下课铃响了,大部分学生都沉浸在历史人物带给他们的激荡中,没像平时那样蜂拥而出。我趁机说道:“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思考、感受转化成文字,写在周记本上,并继续探讨。”对这一次的作业,学生有感而发,因此那些枯燥无味的句子不见了。
一段时间下来,我切实感觉到学生激情的展现、演讲技巧的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高涨。在课堂上,主动说话的人多了,回答问题时流畅、自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看来,课前五分钟的训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