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中最便利、最具潜力的教学方式。它将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动画视频完美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一目了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抽象、形式单一、枯燥乏味,使得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例如,在讲《圆》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圆物品的图片,如转盘、摩天轮等,让学生对“圆”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然后,让几名学生分别说一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圆形的东西,并且请其他学生判断他们说的东西是否可以称为“圆”。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难点
抽象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入门阶段,其抽象思维能力弱,对抽象事物的接受力有限,而对直观形象的事物记忆深刻。将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数学教学,使得抽象概括性的问题具体化。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讲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以《长方形的周长》一课的教学为例。
首先,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周长的概念。笔者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的图片,并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周长是如何求出来的”这个问题。
其次,根据“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一概念,将图形分解,把长方形的四个边连成一条直线,并且得出“直线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度”这个结论。
再次,根据已知的长和宽的距离求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周长就等于两个长与宽的距离。最后,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这样一来,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黑板上板书、讲解,以致教学内容不完整。这是传统教学的一个严重缺陷。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课时,为了更生动直观地展示圆面积的算法,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画图,进行教学展示。而多媒体教学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图像插入多媒体课件,再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变换图片。这就使得教学更加人性化,充满趣味性。教师的课上得更加轻松,学生学得也更加容易。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巩固和拓展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随时下载实时的练习资料,供学生使用。运用多媒体技术,能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扩大练习的容量,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训练。
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变换练习形式,使得原本单一、枯燥的习题练习过程变得活泼、生动。例如,在讲授《加减运算》一课时,教师首先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一起玩耍,各自带着自己喜爱的一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梨子等;在进行游戏后,根据输赢情况把自己手中的水果送给赢的一方。这样,到游戏结束时,每个小动物手中的水果数量不尽相同。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计算每个小动物手中应有的水果数量。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练习过程中,并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只有高水平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也提出了要求。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相应地改进方式,提升教育水平。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更好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里自由翱翔、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