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老师是阅读
我一位教语文的前辈是省特级教师,课上得非常精彩,本人也温文尔雅、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我刚走上教师岗位时,对教育教学的感知只有书本里学的条条框框,很不实用,语文课讲得枯燥无味,提振不起学生的激情。我向那位前辈请教,他笑曰:“想教好语文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但要说捷径那只有一条:多阅读。”我听从了前辈的教导,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特别是与课文相关的书目我都要阅读一遍。渐渐地,我在课堂上从容了,讲课内容丰富了,也深受学生喜爱。
多年后,我在阅读莫言的一篇文章时,对他说的一段话感触很深:“对于年轻人而言,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年轻人的阅读应该分为几种类型,一是精读,一是泛读。人类的阅读物浩如烟海,就算从刚具备阅读能力开始一直到白发苍苍,也读不到其中的万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把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就非常重要。对那些已经被确认为经典的读物,我们应该认真读;对于现在的网络作品,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大概知道在讲什么就可以了。”大师的话如醍醐灌顶,给予我们这一代迷茫的年轻人有益的指导,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纵观今天的年轻人,多不爱读书,不管何时何地,低着头玩手机的占多数。我曾在一次等火车的时间段里,有意观察人们的阅读情况,发现玩手机的占七八成,剩下的或打牌或闲聊,而我端着一本书坐在他们中间,显得不伦不类,尴尬极了。“据了解,平均每个以色列人每年要买10到15本新书,而他们的阅读量更是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类似的数据常见诸报端,与当下国人的阅读量形成鲜明对比。
不读书,自然会有不读书的烦恼。网上流行这样一则段子:“一天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这其中虽然有戏谑的成分,但如果长时间不读书,人就会变质。
趁着年轻,多读点书吧。马云说:“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吗?”我觉得前面还可以加一句:“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吗?”这样意思更加完整。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要早读,读进自己的大脑里,那就是资本。一位朋友在博客里这样写道:“可我现在也开始后悔,当年没有那样的认识,而把读书也看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既然不用交那也就不做了。”我想,这位朋友的话是真心的。
多读点书吧,第一要做的就是把手机放下。多读点书吧,因为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会给我们指点很多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