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夸奖孩子
众所周知,教育孩子要正面激励,即多夸奖、少批评。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带给家长很多惊喜,让家长忍不住夸奖一番。不过,夸奖孩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大有学问的。笔者认为,家长在夸奖孩子时一定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也就是说要“夸到点子上”。
一、夸奖孩子具体在哪个方面做得好,而不笼统地乱夸一气。“宝宝,你真棒!”对家长来说,这种夸奖孩子的话是很容易说出来的。在爱子心切的家长眼里,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在随便夸奖孩子时,家长可能意识不到这样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患得患失并且产生了畏难情绪,才恍然大悟。
实践证明,家长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而有针对性地表扬孩子,更容易让他接受并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
二、要夸孩子努力,而不能夸他聪明。“你真聪明!”这是家长惯用的第二个评语。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用“聪明”来定义,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好成绩与聪明是一回事。结果是,一方面,孩子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在面对挑战时会畏缩不前。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家长经常说“你真聪明”之类的话,并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相反,家长赞美孩子学习努力、做事认真、爱动脑筋等,是促使孩子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三、要夸孩子具体做的某一件事,而不要夸他的人格。“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很多家长往往无意中把这句话当成口头语。但“好”是一个很虚的概念,如果家长总是给孩子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那么他心中反而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四、要在事后夸孩子,而不能在事前夸。例如:一位家长为了鼓励孩子画画,就说:“爸爸觉得你画得很好,你赶快画一幅吧!”这是典型的在事前夸孩子,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当看到孩子画了一幅或几幅画以后,家长再说:“只要你像今天这样多练习,就会画得越来越好。”
五、夸奖要来自内心,杜绝虚情假意。例如:一位家长看完孩子演出的节目后,说:“你表演得真好!”这句话太虚假,没有真情实感。而另一位家长则这样说:“成为文艺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你只要持之以恒、刻苦学习,就一定会梦想成真。”
六、要用信任代替羞辱。例如:一位家长这样质问孩子:“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做这道题,你为什么不会呢?”这种羞辱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你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在挫折中总结经验,不断取得进步。”
(作者单位:莱芜市经济开发区张家洼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