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校沟通 有效转化学困生
新学期开始后,笔者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继续担任班主任。不久,我发现这个班里有几个学困生。为了探寻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笔者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等闲暇时间到他们的家里一一探访,并对他们进行了跟踪剖析、调查、研究。笔者得知,学困生的形成与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关。
具体来说,家教对孩子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76%的学困生家长没有帮助孩子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二、58%的学困生家长既不关心孩子在家里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也不过问孩子是否做完家庭作业了。三、只有9%的家长能够在家里陪伴孩子学习、做作业;有7%的家长能够经常与孩子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联系沟通,一起分析孩子落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家长在家里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心以及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等因素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接下来,笔者根据这些学困生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学习基础等情况,分别制定了转化方案,一一开展谈心活动,进行个别辅导、帮扶结对,以培养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这几个学困生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有的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课了,有的能够及时完成家庭作业了,有的不跟父母顶嘴了。为此,我感到十分欣慰,学生家长们也表示十分满意。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点经验。
第一,家校沟通是班主任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转化学困生的必要途径。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并且在交流中尊重、善待家长。教师只有真心为学生想方法,家长才能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信心。
第二,要想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班主任就必须讲究语言艺术。家校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其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性格等都不相同。因此,在家校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讲究语言艺术,注意说话技巧。比如,对待修养不高、性格古怪的家长,教师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恒心和细心。
第三,采取各种各样的沟通方式和方法。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和设备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通信设备具有方便、快捷、灵活的特点,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交流。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微信、班级博客、QQ群、校讯通短信平台等。除了进行传统的家访之外,还可以给家长打电话、发信息、利用QQ聊天等。
(作者单位: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