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个有趣的“老头儿”
——读汪曾祺《人间草木》
假期里逛书店,一不小心,《人间草木》就入了眼。瞥了瞥作者,叫汪曾祺。哦,有点印象,是个老头儿,也是个作家。当然,仅此而已。随手翻了几页,却从路人转为深深的膜拜,欲罢不能。回家后我立刻登录当当,把能搜到的他的所有书都下了单,继而开始了夜不能寐、废寝忘食的读书生活。
因为,这真是个有意思的老头儿。
他的文字看似满满的人间烟火气,眼之所见、耳之所闻的生活琐事全被他收进书里,但是,细品下来,却又感觉他是抽离于这个世界的。他是在俯望尘世,字字句句尽显世事通达。所有人生的大智慧本该是由哲学家嘴里深刻且一脸严肃地说出来,到他这里却全化作了人间草木里的云淡风轻。每次文字中冷不丁冒出的金句,都能让我感慨半天。有位作家评价他是“千年的文狐成了精”,在我看来再恰当不过了。
《人间草木》一书中有大量关于花鸟虫鱼的描写,起先我以为只是老头儿的闲情逸趣,后来细看书的序,才发现绝不仅于此——老头儿心中更多的是对世人的怜悯。他的儿子汪朗在序言中这样说:“老头儿之所以对花鸟鱼虫感兴趣,并写了不少这类文章,是因为他觉得,人们如果能够养成一些正常爱好,具备文明素养,懂得亲近自然,知道欣赏美,就不至于去搞打砸抢,去毁坏世间的美好事物。他想通过这些文章呈现各种美好的东西,让人们慢慢品味,懂得珍惜。”用小的生活情趣引领人们将目光和志趣回归中国传统,这是一个多么善良智慧的老头儿!
《四川杂忆》一文描述了“文革”时几位作家因修改《红岩》剧本而在四川北温泉小住,作家艾芜被美景所吸引,曾发出感叹“我就是这里的了”!但是,不知怎的,这话却被误传是老头儿说的,后来还在“文革”中因此挨过批斗。可就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在那样残酷的批斗下,他都不曾辩解半句,只是淡淡地说:“因为那也是我的感受。”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会发出一声慨叹,老头儿心底是多么坦荡,有多么强烈的对美的忠贞和坚守啊!
我仰视他的文字,开始好奇他这个人,所以专门查找了一下他的资料。他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地主家庭,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他,从小便受到熏染,文字功底自不必说。后来随着改朝换代、世事变迁,老头儿多舛的经历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素材。
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老头儿,在人间烟火里活得自由自在,像个神仙。
如今,老头儿早已驾鹤西去,我不由感慨,他要是活得再长久些,这世界上又会多出很多有温度的文字。当然,我想,在那个世界的他也会过得很好,因为今世的他早已超脱如斯,到那世,自然也能不畏浮云世事遮蔽双眼。因为在他眼里,一切早已看开,挥手之间,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