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真人自有真情趣 夏日里的“撒哈拉” 怀念那个有趣的“老头儿” 向往    处处留心皆学问 历史文化的浸润 教师书架

第8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8

夏日里的“撒哈拉”

——再读三毛

□ 济南市景山小学 王军霞

每年暑假,照例是最能静心读书的时候,7月流火的日子,我从书架上抽出同样热情似火的《撒哈拉的故事》。

拿过书,摩挲着封面,我会看着书页上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三毛”发呆。该书被翻过很多次,边角已经起毛弯折泛黄,但是,封面上的她依然披一头狂野浪漫的长发冲你微笑,粲然一如昨日。我想,在中国,每一个“70后”甚至“80后”的心里都会为这个女子留一个特别的位置。是她,陪伴着这些曾经的年轻生命在青春的迷茫荆棘里一路趟过,直到当下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然。

喜欢该书的每一篇故事,真的百读不厌。《沙漠中的饭店》里,三毛用自己的细腻心思制作出花样繁多的中餐,加上她天马行空的想象与解释,把那些初次吃中餐的外国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当然,她的厨艺就此名动沙漠;《素人渔夫》里,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她和丈夫荷西打鱼卖鱼时的种种苦乐,在她的讲述下变得活灵活现;《结婚记》里,她写和荷西的日常种种,哪怕斗嘴,都充满了机智与诙谐的趣味。外人看似枯燥无趣、色彩单一的沙漠生活,在她眼里竟然能幸福地开出花来。

我喜欢她关于撒哈拉沙漠风景的一切描述。“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过了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这种时候的沙地,总使我联想起一个巨大的沉睡女人的胴体,好似还带着轻微的呼吸在起伏着,那么安详沉静而深厚的美丽真是令人近乎疼痛地感动着。”我必须承认,每每看到这段文字,我就有一种放下周遭一切,买机票冲到撒哈拉的欲望。

在外人看来,三毛去沙漠,是避世与清高,她本人却并不赞同,在这本书中就有非常明确的表达:“好在,别人如何分析我,跟我本身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过这样的渴望。翻看年少时的日记,在那些与三毛的书相伴的日子里、在那些武侠电视剧看多了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也曾写下这样的文字:“多么渴望能化身一个清灵的古时女儿,于泱泱天地间拈花浅笑、彩衣翻飞、袖舞翩跹。秋风轻拂着肌肤,轻柔的发丝拂过双颊,丝丝清凉直逼心间。身边有清风,有浮云,有隐隐的悠扬的箫声。世间万境,任我驰骋、遨游。兴之所至,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驰天山、舞昆仑、赴塞北、度南沙,一瞬千里,我心飞扬。”“一瞬千里,我心飞扬”,这种想法与三毛何其相似。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进行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只是看你敢不敢。现在看来,三毛比绝大多数人都勇敢,因为她将梦想付诸实施,所以才有了后来那么多关于她的传奇。

闲闲地翻过《撒哈拉的故事》,翻过这个夏天。酷热的日子渐渐远去,但脑海中却时常浮现出书中描述的那个场景:“漫漫的黄沙,无边而庞大的天空下,只有我们两个渺小的身影在走着,四周寂寥得很,沙漠,在这个时候真是美丽极了。”

是的,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自由的渴望永远不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撒哈拉,里面住着一个叫三毛的勇敢女孩。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