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找准教育改革目标达成的有效路径 购买笔记本电脑者不算贫困生? 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解决幼师性别失衡不能有悖制度公平 课堂的未来和未来的课堂 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素养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舜耕笔谈】

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素养

□ 本期主笔 孙明霞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青年物理教师的课。他讲到“扩散”的概念,并强调学生必须记住这个重要概念。他说:“所谓扩散,就是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我听罢有些疑惑:关于“扩散”的解释,在生物课堂上也讲过。关于这个概念,不同的学科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解释?在我的印象中,生物课以及化学课上讲的“扩散”意思大概是一致的,即“物质的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到达低浓度区域”。比如,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氧气分子就会从肺泡进入血液内,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课后,我问授课教师:“关于扩散的概念还有没有别的解释?”年轻老师被问得一脸茫然。

或许,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他只按照学科要求解读就可以了,但在学生那里会不会造成概念的混乱?对于同一个概念,物理课是这样解释的,可化学课是那样解释的,生物课又有第三种解释。这就意味着,仅仅一个知识点,学生就要记住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且要记住不同的案例。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增加了他们理解知识的难度。我心生疑问:能不能尽量让同一个概念在不同学科的解释趋同,以减少学生理解的负担?我认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素养。

其实,不只是这一个概念出现在不同学科,还有很多知识也都是跨学科存在的。例如,在教师给初一的学生讲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时,就涉及很多化学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很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用恰当的语言告知学生,让学生知道小分子、大分子等概念,继而理解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储存了能量,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释放能量。有时,教师在生物课上还会引经据典,把古诗文拿来,让学生了解前人已经发现的一些生物学现象,比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同时,在语文课上也会遇到很多关于动物、植物的描写,这些描写涉及生物学知识。

在既没有进行改革实验也没有相关要求的学校里,教师个体难以进行课程方面的跨学科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跨学科素养呢?

首先,教师要打破学科本位的思想,站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要用“种了别人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这个观点切断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其次,教师要进行跨学科听课,参加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这是提升跨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类跨学科活动虽不能直接解决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教学,但可以让教师学会跨学科思维。这是因为,不同学科的教学语言、思维方式是有差距的。例如:理科教师经常听文科教师的课,参与文科的教研活动,就能借鉴文科教师的做法,让语言更加艺术、生动、表达清晰;文科教师经常听理科的课并参加活动,就会逐渐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拥有理科教师的理性、准确。

再次,广泛阅读是提升跨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除了要阅读、丰富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广泛阅读其他方面的书籍。尤其是涉及交叉学科的知识,必须自己先搞明白,并进行知识的整合,然后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既扎实深刻又轻松愉快。

第四,借助身边的力量解决跨学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时常碰到学科之外的知识。这时候,不妨去请教相关学科的教师,甚至请相关学科教师参与本节课的教学,共同了解相关知识,解决其中的疑难问题。比如,在生物教学中,《眼球的结构与视觉形成》一课的内容除了涉及眼球的结构与功能之外,还涉及光的传导、折射以及凸透镜成像等原理。在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请教物理教师或者直接邀请物理教师进课堂,共同完成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再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遇到关于戏曲的文章,就可以请教音乐教师或者邀请音乐教师同上一节课。除此之外,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科学素养。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各个学科的知识如同成长中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进入体内后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有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因此,学科教师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跨学科素养,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