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大爱叫坚守
——记山东省实验小学班主任刘汉明
刘汉明在课间与学生一起做游戏
掐指算来,山东省实验小学教师、班主任刘汉明默默无闻坚守在小学班主任岗位上已34年。综观刘汉明的教育教学生涯,感觉他就像画坛高手,时而浓墨重彩、大开大合,时而精雕细琢、细致入微。在教育教学这块巨大的画布上,刘汉明的“素描”涵盖了他普通而不平凡的教育之路;“写意”集中阐释了他多年来在教育教学上的理念、原则和目标;“工笔”则详细展示了他在班级管理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点点滴滴。
做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刘汉明自当上小学班主任始,就从心底爱上了这项工作。当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刘汉明满怀激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场合,或阅读班主任管理和教学方面的书籍,或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虚心请教。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刘汉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对班级管理和教学的认识。
刘汉明说,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起决定性的作用,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生的精神领袖,是班级的大管家,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路左右着班级的发展方向,班主任的用心程度决定着班级的管理水平。
学生往往习惯了前任班主任的工作思路、教育方法、语言特点等,而对新任班主任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新学期第一次进入教室时,刘汉明静静地站在讲台上不说话,过上三五分钟,等学生们安静下来,他会在黑板上出一个谜语:“文武双全不读斌,争霸三年定乾坤。若问他的名和姓,日月同辉乃此人。”让学生猜他的名字。对这种新奇的方式,学生感到新奇、好玩、有意思,争先恐后地猜,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新班主任身上。这样,他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多年的从教经验使刘汉明意识到,现在的学生有个性,自我意识强,对是非的判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之间常出现一些小摩擦、小矛盾。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这些问题考验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
公开与私下。对在教室内外发生的影响比较大的矛盾(例如男生打架等)刘汉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想法,找出问题的根源,让打架者冷静思考。这样既解决了矛盾,又教育了大家。而对于女生之间出现的小矛盾,一般在小范围内私下处理。
公正与不公正。对于男孩子与女孩子之间产生的小矛盾、小摩擦,刘汉明在处理的时候一般是当着两人的面安慰女孩,批评男孩。等女孩走后,刘汉明再从如何成长为一个男子汉的角度给男生讲担当、包容的道理。
认真与不认真。刘汉明认为,班主任对学生涉及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要认真严肃地处理,而对学生因性格脾气引发的矛盾或者问题,则采用幽默的方式来解决。
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担任班主任工作30多年来,刘汉明一直坚持利用早晨上课之前的时间,带领学生晨练,这已成为一种习惯,也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这种做法赢得了家长和教师的一致赞扬。刘汉明还鼓励学生把每天感触较深的事记下来,坚持记。他把学生们的日记进行整理修改(成立班级日记编委),打印成册,学生毕业时每人一册,留作纪念。这项活动也大大调动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在家长的协助下,2008年毕业的学生出版了一本《七彩印痕》日记选。这本书图文并茂,印刷精美,作为毕业班的一份心意留给了母校,并且赠送给其他年级每班一册,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刘汉明还在班内开展了图书借阅、读书演讲系列活动,开展了“比学赶超”、“成长阶梯,我最棒”等主题活动。多年来,他带领学生骑自行车到西郊的大金庄进行实地调查,到黄河边野炊。在家委会的参与下,他所带班级去济南的大佛头景区举行了爬山活动。爬山过程中,刘汉明指导学生总结出了团结互助的“履带式”上山下山行进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团结意识、互帮互助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勤勤恳恳践行梦想
前年,刘汉明到天桥区大桥镇丁屯小学支教。虽然一年的支教时间匆匆,但刘汉明却收获了支教小学师生的一致认可和赞扬。
去年,刘汉明被安排在一个后进班级担任班主任。班里有一名心智不全的学生,让教师头疼、学生无奈、其他家长埋怨。刘汉明接班后,将自己工作之外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该生身上,如影随形般和他在一起。刘汉明本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进行交流沟通和心理疏导,使该生确立了最起码的是非观。与此同时,刘汉明积极和家长沟通,经过耐心说服,家长终于同意带孩子到精神卫生中心做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另外,他尽量做好其他家长和学生的工作,让大家齐心协力帮助该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名学生目前的状况已相对稳定,很少再有打架的事情发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汉明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济南市、历下区和学校的文明班集体。
如今,已到知天命之年的刘汉明头发已经花白,但是他依然精神饱满、勤勤恳恳地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