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的三大法宝
有幸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学习一年。在新加坡一年的学习,我对新加坡的教育有3点深刻的认识。
新加坡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甚至把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存亡联系在一起。鉴于此,新加坡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了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把民族的振兴同民族的精神品质紧紧相连,同时也寄希望于道德教育来整合新加坡多民族的文化。
双语教学是新加坡教育政策的基石,英语为官方语言,各民族还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不仅解决了语言引起的矛盾和纠纷,还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而且因为英语是国际交流通用的语言,对吸引国外投资和参与国际竞争有很大优势。一大批通晓双语的人才已成为新加坡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走向世界的先决条件。
让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灌输良好的价值观和广阔的世界观,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这是新加坡教育的指导思想。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新加坡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造就品学兼优的爱国公民和未来的领袖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中小学实施的是以培养英才为重点的全国素质教育。从小学到中学,通过几次分流把优秀生层层筛选出来,实施特别教育,每年都会从全国选拔一二百名精英送往国内外名牌大学深造。当然,新加坡中小学在重视培养英才的同时,也注意其他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让每名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新加坡总结国内外经验,构建了“东、西结合”的教育内容,即灌输东方的传统价值观、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
新加坡政府认为,一个社会要想稳步发展,决定因素是国民的才智和精神,是人们之间协调共荣的良好关系。而欲如此,其前提是人们必须摆脱西方媒体所传播的物质至上,无视自律、容忍和社会义务感等消极影响,接受东方传统的价值观,健全身心、恪守道德,严律己宽待人,并能为国家献身。早在1991年,新加坡政府就在公布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明确提出,从小就要向学生灌输各种族人民都能接受的5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并在中小学开设以东方传统道德为中心内容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
(摘自2016年10月13日《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