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趣入手 趣中识字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效果、识字习惯和识字能力对其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也是对其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识字教学的重点在于字的教学,即对字音、字形的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识字时,从字音、字形入手,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会让整个识字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而有趣,学生便记得快、记得牢。
读准字音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发掘一切乐学因素,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意愿。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识字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就会自主去探究识字方法,在动中、想中、记中拓展自己的思维,轻松地完成识字任务,为阅读、作文打好基础。
除了读准字音,还要记清字形。要使学生牢牢记住字形,必须先把学生的小脑、小手从大量机械抄写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主去探究、自由去想象。下面介绍几种探究方法。
画图画探究。低年级学生对绘画特别感兴趣,教学中为了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识字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把汉字画成一幅简单的图画,然后通过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的方式熟记生字。
讲故事探究。低年级学生喜欢靠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编有趣的故事。他们在编故事、听故事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把字形记在脑海中了。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将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学“呆”字时,可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学“点”字时,可以说:“小女孩在洗手,水龙头的水哗哗地流,告诉我们应节约每一滴水。” 编故事识字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又发展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在动作中探究。利用学生丰富的联想和身体部位,通过形象直观的动作来识记抽象的汉字字形。这种方法既巧妙地把字形与字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又打破了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转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其充分发挥自身思维活跃、想象奇特的优势,对字形做出最易理解的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是自由、活泼地学习汉字,所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识字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阅读中探究。早期阅读不仅能发展儿童的智力,还能培养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发给每名学生一张读书卡,要求他们每晚睡前读一读,不规定书目,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得拿着铅笔边读边画,画出认为精彩的词句。一学期下来,学生们看了很多书,识字量大大增加,重要的是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匪浅。
在生活中探究。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汉字随处可见,识字可以随时进行。在识字教学中,应把学生带入社会、引向自然,让奇妙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成为学生识字的大舞台。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该多么兴奋啊!
不管是字音还是字形的识字方法,每一种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具体使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字确定。从字音中找寻兴趣,在自主探究中记清字形,字音、字形作为识字教学的两把“金钥匙”,会让学生爱上识字,并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
由此,识字在学生眼中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识字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创新能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