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网络课堂 如何在机器人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昌乐县实验中学: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激发内涵发展的活力 融入教育信息化 打造教育新生态 图片新闻 电化教学让古诗词意境更优美 利用影视作品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第7版:网络课堂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网络课堂
07

如何在机器人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邹城市中心店镇大元小学 孟祥锋

  当前,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机器人的出现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如何在机器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要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而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激发兴趣,挖掘创新的原动力。例如:在学习机器人的入门课《认识机器人》时,我在课前精心编辑了一段机器人微视频《神奇的机器人》,里面有各种先进智能机器人的活动场面。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先让学生欣赏这段微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进入一个科幻的机器人世界,他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随后,我又拿出一个舞蹈机器人,并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机器人并形成直观的印象。然后,我适时提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你心中的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兴趣被激发出来。而对于拥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材料,比如积木、传感器、小灯泡等,开展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进而通过适当的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要精心设疑引导,激励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精巧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机器人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疑,合理引导,激励学生思考,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校园卫士》一课的教学任务是设计用于巡逻“模拟校园”场景的循迹小车,涉及电机、传感器、循环、分支设计等知识,很有挑战性。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创新思维框架,我精心设计了下面的《思维图表》。

项目名称

校园卫士

提出问题

把握问题实质,提炼所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问题

模块1

模块2

模块3

模块4

模块5

情形1

 

 

 

 

 

情形2

 

 

 

 

 

情形3

 

 

 

 

 

《思维图表》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来完成。下面列出了其中一组学生完成后的表格。

项目名称

校园卫士

提出问题

设计绕指定路线行走的循迹小车

分析问题

行走路线

机器人搭建

程序设计

驱动

传感器

其它

1

环形

三轮

2个灰度

驱动器

5种情况

2

8字形

三轮

3个以上灰度

驱动器

交叉情况

3

 

 

 

 

 

  从表格上可以看出,学生经过研究,提炼出问题模型,并细分为行走路线、机器人搭建和程序设计三个模块。这说明,他们考虑得很细致。但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给学生列出了以下问题清单:1.除了三轮驱动,你还能设计出不同方式的吗?2.这样的设计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天黑了,用灰度传感器还行吗?若不行,应该怎么解决呢?3.除了使用灰度传感器,你还有什么办法?4.观察各小组的设计,你认为哪一个小组设计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训练了其创新思维,增强了其创新能力。

  三、要鼓励冒险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毅力

  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容易产生挫败感,以致不愿意再尝试,甚至会放弃。尤其是一些训练项目,需要反复实验,实验过程非常枯燥,因此创新毅力不强的学生就不能坚持下来。

  例如:在完成挑战“趣味漫游”这个任务时,学生必须让机器人越过重重障碍,到达指定位置,然后再顺利返回。由于涉及知识点多、任务难度大,学生设计时考虑不周全、动手能力不足,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车体跑偏、卡壳、不按设计思路运行等问题,以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严重打击。这时,我并没有对学生加以指责,而是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我问:“你们看看超声波传感器放偏了没有?传感器数量足够吗?”最后,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重新燃起斗志。在我的帮助、鼓励下,学生变得坚强了。

  四、要注重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有时候,用计算机编写的程序在理论上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当传输到机器人身上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学生反复调试,才能达到目的。

  例如:在足球对抗模拟赛中,看似简单的机器人组装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螺丝漏装、传感器数据线插错位置等。在正式比赛中,学生忘记消磁、定北的事情经常发生。在实践锻炼中,学生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动手能力。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关乎国家建设和未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机器人教学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让学生尽快掌握创新方法,增强创新能力,学会创新创造。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