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网络课堂 如何在机器人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昌乐县实验中学: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激发内涵发展的活力 融入教育信息化 打造教育新生态 图片新闻 电化教学让古诗词意境更优美 利用影视作品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第7版:网络课堂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网络课堂
07
【信息速递】

昌乐县实验中学: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激发内涵发展的活力

本报讯(通讯员 夏清义 于翊宏)近年来,昌乐县实验中学借助互联网技术,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

搭建网络应用硬件平台。学校网络主干道通过光纤与互联网相连,现阶段网速开通双百兆,千兆网正在酝酿实施。网络中心配置足量高性能服务器,内容涵盖学校教务管理、网络资源、电子图书、信息发布、餐厅门禁等内容。按标准配置多媒体教室、多媒体会议室、师生用机、投影机,并全部接入校园局域网和互联网,重点办公区及教学区安装无线网络设备,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库、电子备课库、典型错题库和软件程序安装资源库等内容,覆盖了每章节课程内容,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FTP服务器建立校部、级部及各科室文件夹,每位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文件夹,文件夹内有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课堂检测、作业布置等内容。

搭建学生网络活动平台。该校建成电子活动室、创客实验室、机器人室和动漫实验室,为学生网络应用和开展活动提供有利条件。网络电脑绘画在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其中电脑绘画《多彩少年》等作品获全国大奖。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