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网络课堂 如何在机器人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昌乐县实验中学: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激发内涵发展的活力 融入教育信息化 打造教育新生态 图片新闻 电化教学让古诗词意境更优美 利用影视作品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第7版:网络课堂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网络课堂
07
【网络论坛】

融入教育信息化 打造教育新生态

□ 李传昌

教育信息化正是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因此,教师、学生和家长应主动融入教育信息化,适应教育信息化,打造教育新生态。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定位

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突破了学习的围墙。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更使学生的学习手段变得丰富多彩,学习范围得到扩展。这样一来,师生在知识获取方面处于平等地位。如果仍然坚持“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式,就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新生态。因此,教师应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以课堂学习为主”向“采用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同时,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些转变,找准角色定位,成为学生的导师、团队协作者和学习者,构建师生互动的教育新模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要,使教育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教育教学手段的变革

在信息化背景下,现代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传统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以及家访等手段已经不能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如果还是利用教学参考书讲课本,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是因为,学生已经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知道了很多知识。在信息化背景下,首先,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超越教材,而且要拓展课程内容,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面和求知欲。其次,要通过课件的制作与运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下面说一说家访。现代生活的节奏快,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外出务工,城市学生的家长工作繁忙。因此,教师要想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是不易做到的。如果教师借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如电话、QQ、微信等,就可以与学生家长随时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这样做既省时又有效。

三、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引导

互联网在当今家庭的广泛使用,特别是“互联网+教育”开放、融合的特性,改变了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一间教室的传统教育方式。一个专用网、一个终端,学校任你挑,教师由你选。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针对学生学习领域的扩展、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只有沉着面对、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做好网络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筛选,等等。

四、家长参与的指导与沟通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信息化当然也不能缺少家庭教育的信息化。

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家庭网校、班级网站、家长QQ群、微博、微信圈和飞信的作用,给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孩子与父母搭建开放的交流平台。同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产生极大的教育合力。

也许有人会问:“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传统教育了呢?”20156月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大会河北峰会上,业界权威专家围绕“互联网+教育”这个中心议题给出了答案:“互联网+”不仅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而且会让传统教育焕发新活力,呈现新生态。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