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三味文摘 邹平鹤伴山风光    “大禹治水”还需证据 《围城》中的“巨婴” 睡眠不足改变大脑活动 开放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 梁实秋在山大开启译莎之门 为什么60分是及格线  “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 周总理教我写时政新闻

第8版:三味文摘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三味文摘
08

《围城》中的“巨婴”

□ 庞茹

曾经看不懂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的男主人公方鸿渐的所作所为。他买个假博士文凭讨父亲和老丈人欢心,还自我安慰说履历上决不会写这个学历;因为孤单寂寞和鲍小姐发生一夜情;明明不喜欢苏文纨,却不懂得拒绝,还“不得不”一次次接近她;真爱是唐晓芙,却不知如何发展这段感情;在三闾大学教书,事事要向父亲禀告……虽然这个人物本质是善良的,但他其实是个有成年巨婴心理的人。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过,绝大多数中国成年人都是“巨婴”,虽然成年了,心理水平还是幼儿。他们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需要别人帮他负责任。联想到当下社会的“啃老族”;事事需要别人拿主意或帮忙操办的大龄青年甚至中年;把无礼、冒犯当成自我、个性,对记者“气焰嚣张”、咄咄逼人的“巨婴”明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

(摘自201699日《今晚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