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省教育厅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东平:“两大计划”让教育发展迈开大步 我国将禁在义务教育阶段设营利性民办学校 健康教育拟纳入我国国民教育体系 全省职业教育专项督导评估结束 兰陵县“四个强化”确保反电信诈骗宣传到位 图片新闻 孙伟副省长到淄博调研解决大班额问题等工作 我省将给予高校和科研院所因公出访方面更多自主权 济宁市拧紧大班额工程质量监管“安全阀” 破解中学教师超编小学教师缺编难题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东平:“两大计划”让教育发展迈开大步

□ 本报记者 王胜利

“群众对教育工作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不是听我们自己如何说,每年的群众满意度调查分数最能说明。我县教育在市、县组织的科学发展观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由最初的倒数第二名上升到正数第二名,并连年保持领先的位次,得益于‘两大计划’的实施。”东平县教育局局长何冰高兴地告诉记者。何冰局长所说的“两大计划”,是该县县委、县政府用心为一方百姓的长远民生谋划而制定实施的教育振兴计划和教育综合提升计划。

说起这“两大计划”,还需要从头谈起。由于种种原因,东平教育曾陷入徘徊不前的低谷,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散,教学质量低,学生大量外流。如何打破这种僵局?如何让群众满意?问题摆在了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案头。2010年暑期后,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领县教育局新领导班子,走基层与一线教师座谈,赴外地向先进学习,请专家来把脉教育。2011年,该县立足全县教育现状,实施了三年教育振兴计划。“3年来,我县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师资队伍干劲十足,教学质量大幅提升,老百姓感受到了教育的巨大变化。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实现了规范、提升的初期目标,县委、县政府又决定启动教育综合提升计划,再利用3年的时间,让东平教育向创强迈进,向打造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出发。”东平县委书记赵德健说。5年来,东平县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两大计划”,实现了“硬件更硬、软件更好、教育教学质量更高”的目标,走出了历史低谷。

“两大计划”使办学条件更“硬”

“晴天多尘土,雨天多泥泞。冬天一场雪,半年不上操。”这曾是东平县新湖镇农村中小学操场的真实写照。“当了十多年体育老师,都是在土操场上上课。以前看到城里学校的塑胶操场,别提多羡慕了。真没想到,今年全县农村学校都铺上了塑胶操场。”新湖镇中心小学体育教师张恒林站在正在施工的操场边激动地对记者说。“新湖镇农村学校之变,只是全县乡村学校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作为财政困难县,我们没有将这句话只落在标语上,而是用真金白银的投入来印证。仅实施‘两大计划’,县乡两级财政就投入了7.6亿元,是实施‘两大计划’前10年全县教育投入的总和。”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骞铿锵有力地说。为了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靓”起来,2011年以来,该县实施了以农村学校为重点的综合楼、功能室、餐厅宿舍、旱厕改造、塑胶跑道等建设项目235个;在城区新建了职教中心、四实小,扩大了高中办学规模,改造了实验小学,改建了实验中学、佛山中学、东原实验学校、庆范实验幼儿园、四实小分校,整体搬迁了县特教学校。投资2.8亿元,实施“全面改薄”项目287个。2015年,抢抓省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的机遇,投资2.1亿元,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和运动场地升级改造。去年,筹资10亿余元,在全县规划新建学校11所、改扩建32所,其中城区新建5所、改扩建9所,千方百计破解大班额。2016年,又额外融资1.2亿元,实施了新一轮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的内部装备提升工程。现在,在东平县,就是偏远的农村教学点也是功能室健全、器材一流。该县将信息化与教育扶贫深度融合,让库区、湖区、山区小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更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两大计划”实施以来,该县农村学校多年落后的教学硬件实现了根本性的提升,所有学校告别了旱厕,塑胶操场实现了校校全覆盖。现在的东平农村,最有“颜值”的建筑就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两大计划”推动师资队伍优化

再漂亮的学校、再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来运作,这就需要一支业务精湛、干劲十足的教师队伍。2011年以来,东平县共招聘教师800余名,其中2016年招聘在编教师280名,是该县教育史上一次性招聘教师人数最多的一年。“教师招聘缓解了师资紧张,解决了‘有人干’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教师思想的落后是最要命的落后,必须用前沿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头脑。县财政每年划拨200万元作为校长教师培训专项资金。虽然这些钱看起来不多,但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何冰局长说。

该县教育局先后与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名牌高校合作举办校长、后备干部、骨干教师、幼儿园园长高级培训班,培训干部教师共计2000余人次;全面加强了校长、教师和教研员“三支队伍”建设,有力提升了全县各级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解决了“能干好”的问题。教师免费县内旅游、40岁以上教师免费健康体检、定期分级分层表彰优秀教师等措施,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坚持教师职称评聘向一线倾斜,5年评聘中高级职称教师1020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保障待遇得到充分落实,解决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问题。外在的激励是一时的,科学的制度才能管长远、管根本。“我原以为观摩评估只是走走看看,没想到这几年观摩活动从教师上课、学生风貌、环境卫生到信息化应用、校园文化、廉政与安全管理等,走得愈来愈深;每次都通报成绩、排出名次,‘晒’得我们校长脸红冒汗。”梯门镇柿园小学校长王东告诉记者。几年来,东平县不断健全学校办学水平观摩评估制度,将全县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全部纳入评估范围,搭建了学校自我展示和学习交流的平台。该县还积极推进3所中小学与省内名校结成帮扶对子、7所县直学校与21所农村薄弱学校结成“学校联盟”,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使全县教育管理由粗放式走向精准化。

“两大计划”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可不用到外地租房子伺候孩子上学了!看到家乡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这么大,我就把孩子转回了家门口的高中。”一位家长幸福满满地告诉记者。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外流的学生回来了,群众对教育的信心提升了。“教学质量是老百姓最为挂念的。实施‘两大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措施的综合运用把质量提上来,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分管教育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宫庆会深情地说。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永恒的工作。教育振兴计划实施阶段,该县完成“六三”改“五四”学制,显著提高了初中教学质量。教育综合提升计划实施阶段,该县着力推进初高中七年一贯制改革,打造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学制改革只是引子,提高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是基于课堂的教学改革。“两大计划”始终把课堂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该县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校长“一把手”工程,实施了领导干部听评课任务量化和网上公示制度,并将乡镇学校领导干部的月完成情况报送到乡镇党委书记的案桌上;将县直学校领导干部的月完成情况报送到分管县长的手里。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上,他们没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看看这里、学学那里,而是深入结合学校师生的实际,接地气地实施“一校一模、一校一案”。扎实开展教师“人人讲公开课”过关活动和“基于云平台·同步大教研”精品课闯关活动,让教师在课堂中打磨,在活动中锻炼,在比赛中成长。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坚持课程校本化、系列化、社团化,累计开发学科拓展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技能类、乡土类等校本课程640多门,组建学生社团960多个,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各类科技创新、机器人、航模、作文、演讲等大赛,让每一名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都能发挥特长。

“我县的教育工作好比一艘大船,‘两大计划’的实施实现了航向的调整、装备的优化和员工的激励。”何冰局长说,“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改革马上要进入深水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给这艘大船安上高功率的引擎,让它加速驶向幸福美好的远方。”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