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拧紧大班额工程质量监管“安全阀”
本报讯(通讯员 丁大庆)今年以来,济宁市高度重视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将该项工作列为2016年度为民办十件实事之首,在施工建设方面严把质量安全关。
在校舍建设工程中,该市发挥勘察设计的先导作用,从突出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出发,确保校舍工程设计满足安全、抗震、节能、防火等需要。所有大班额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都要通过市级规划评审;所有施工图审查机构必须严格按标准规范进行审图,确保工程设计高水平。
该市把解决大班额问题项目作为招投标监管的重点,加强招标文件审查,督促招标人优先选用“综合评估法”评标,将项目负责人、项目监理答辩纳入评标内容,选择最优的投标人承担项目建设。
该市要求,对校舍工程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砌块、砂浆等主要材料,必须进行进场验收。按照标准规范要求需要复试的,必须按规定的频次和数量进行复试,复试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坚决防止因使用不合格材料影响校舍质量安全。学校的选材,从地板、门窗、跑道到桌椅、教育教学设备,必须是环保材料、优质材料。提倡使用装配式建筑,并适当补助。
该市严格落实解决大班额问题项目工程质量七方责任主体及项目负责人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要求每所学校都要有监督人,监督人员名单要公示,全过程监督,出了问题追责。严格要求监理单位跟踪检查,落实24小时旁站式监管,实行“工程质量、工期进度、资金拨付”全程管控。
该市还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市住建局会同市教育局定期不定期组织抽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加大检查的频次和密度。同时,市、县两级住建部门定期开展解决大班额问题工程项目执法检查。注重源头管控,杜绝层层转包、违法分包问题。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责任主体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并跟踪督促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和实施处罚。
该市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强化标准要求,确保校舍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确保大班额工程全部建成优质工程。